書籍推薦理由:這是一本帶著《金剛經》去旅行的游記,書中借助一些風景、名人詩詞、印象派的畫卷,結合對《金剛經》的理解,品古論今,讓人看淡一切事情,生死如此,一目了然,人生最難修的功課,估計就是舍得與舍不得了。
作者簡介
蔣勛,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于西安,成長于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臺后,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聯合文學》社社長。
蔣勛先生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并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著有《美的沉思》《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吳哥之美》《蔣勛說紅樓夢》《孤獨六講》《生活十講》《漢字書法之美》《蔣勛說唐詩》《蔣勛說宋詞》等書。
內容簡介
京都永觀堂、清邁無夢寺、加拿大奈恩瀑布……蔣勛帶著《金剛經》,讀經、抄經,旅行十方,在心的寺院里一殿一殿地拜去,在洪荒自然里看見生命的不同修行,在文學藝術里照見生命的不同可能,與一切有情眾生,領會人生中的舍得與難舍……
讀者推薦
本書是蔣勛老師全新散文,曾在臺灣誠品、金石堂在榜暢銷長達一年,大陸首次出版。蔣老師繼《孤獨六講》之后再講人生,以金剛經和佛學智慧解讀生命、自然、文學、藝術。不管是走到京都、清邁、巴黎、花蓮,還是讀到蘇東坡的詩句,賞到鄒復雷的梅花、楊維禎的書法,都讓作者懷歷史之思,慨生命之嘆,感受自然之美,思考生命的無由因果與甚深緣份。《金剛經》是蔣勛老師為朋友祈福而讀誦,也為父母手抄,深具祝福意味。——池袋小川(豆瓣讀者)
蔣勛的寫作方式,無章法可循,他自己也不計較,文字橫平豎直,感情筋頭巴腦不失理性,謙遜、端正、平靜,由此看的面廣,想的深入,自然無需注意表面功夫。按照自己緩緩的且一直向前的調子,完成了這部《舍得,舍不得》。自序里,他儼然針對“舍得,舍不得”兩個詞匯,進行了透徹的剖析。蔣勛正是這樣一個大方不失禮節的臺灣男人,在最開始,把答案告訴你,整個過程,他邀你共同探索,如此真誠。——美娘(豆瓣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