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南畫十六觀》共十六章,選擇十六位畫家,以他們的作品和藝術活動為線索,每章集中討論一個關系文人畫全局的關鍵性問題。如通過明代畫家陳洪綬,集中討論“高古”;通過倪云林,集中討論“幽絕”;通過沈周,集中討論“平和”,等等。十六位畫家,就是十六個觀照點,合而形成對文人畫追求真性問題的總體表述,引發對形成文人畫的本質因素——人的內在精神氣質的關注,富有理論深度和穿透力。
《南畫十六觀》延續了作者一貫的風格,行文流暢優美,富于韻味和意境,適于悅讀,為讀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審美享受。討論真,而自身亦達于美,這是一本好書的境界。
作者簡介
朱良志,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中心主任,北京畫院外聘專家,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高級研究員。長期致力于中國傳統藝術的研究,尤長于中國傳統哲學和藝術關系的分析,并注意從藝術中剔發中國人的人生智慧。出版有《石濤研究》、《八大山人研究》、《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真水無香》、《中國美學十五講》、《曲院風荷》等著作。
讀者評價
朱良志教授近年來的幾部有關中國藝術的著作都很有分量,“文人畫的真性問題”是他近年來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我知道他自2008年完成《真水無香》之后,就一直在從事這本書的寫作,前后至少用了三年時間,我看到他的初稿,覺得這部新著角度獨特,很有深度,不僅對于中國傳統文人畫研究,而且對中國傳統藝術觀念和傳統美學思想的研究都極具參考價值。文人畫的研究近些年雖獲學界重視,優秀之作并不多,相信這本著作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葉朗(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前院長,著名美學家)
朱良志教授是一位對中國藝術研究覃思入微的學者,為當今傳統藝術觀念研究之翹楚,他近年來出版的每一部著作都有很好的社會反應,我覺得這部《南畫十六觀》新著是很有新意的作品,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傳統藝術的成果。
——張法(中國人民大學美學研究所所長,著名美學家)
書很好,很厚,需要細細品讀。文人評價文人畫,可能云光水月的東西會多一些,自己感悟的東西會多一些,觸景生情的東西會多一些,也許并不是作畫者的本身感觸。但是也不失為一種角度。不必執著于正確與否,只是當成一面鏡子,或者當作一個指月的手指。
——讀者 敏哥
目錄
序言:文人畫的真性問題
一觀 黃公望的"渾"
二觀 梅花道人的"水禪"
三觀 云林幽絕處
四觀 沈周的"平和"
五觀 文徵明的"淺"
六觀 唐寅的"視覺典故"
七觀 陳道復的"幻"
八觀 徐渭的"墨戲"
九觀 董其昌的"無相法門"
十觀 陳洪綬的"高古"
十一觀 龔賢的"荒原"
十二觀 八大山人的"涉事"
十三觀 吳漁山的"老格"
十四觀 惲南田的"亂"
十五觀 石濤的"躁"
十六觀 金農的"金石氣"
人名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