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f-PSC或F-PSCs)是在柔性基底上制備,常用材料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亞胺(PI)等。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利用鈣鈦礦型有機金屬鹵化物半導體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分為剛性(以透明玻璃為基底)和柔性兩大類別。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f-PSC)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輕薄、便攜、可折疊、理論轉化效率高、柔韌性佳、生產能耗低、安裝方便等優勢,可覆蓋剛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全應用場景,此外在剛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無法應用的場景也具有應用潛力?傮w來看,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智能家居、電子標簽、物聯網、移動能源、公共交通等領域均具有應用潛力。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屬于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相較于主流的晶硅電池具有更高理論效率、更低成本的優勢。目前晶硅電池轉化率已接近理論極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化進程正不斷推進,相關企業包括大正微納、協鑫光電、纖納光電、隆基綠能、晶科能源、華晟新能源、仁爍光能、極電光能等。
大正微納于2021年搭建了全球首條鈣鈦礦薄膜自動化生產線及柔性太陽能電池生產線設備,2023年7月,大正微納搭建了行業首個輕質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戶外示范項目,2024-2025年,大正微納將實現100MW柔性鈣鈦礦產線落地并實現量產出貨,此后大正微納將進一步募集資金用于GW生產線的建設。大正微納成立于2018年,2023年其完成了A1輪數億元融資、2024年開啟了A2輪融資。
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研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等。2024年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新型電力系統研究中心團隊制備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CE高達25.09%(認證24.90%),達到已報道的世界最高效率紀錄;同年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承擔的“柔性大面積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產線研發”取得新進展,連續制備出長度達百米級的大面積柔性組件。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相比于剛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適應更廣泛、應用前景更廣闊,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制備難度、制備成本、工藝和設備要求等方面要高于剛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目前我國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已進入產業化階段,隨著相關技術和組件發展,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將實現高效、穩定的大規模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