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U(慣性測量單元)全稱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俗稱慣性傳感器,能夠為車輛中的所有控制單元提供車輛的即時運動狀態,主要用來檢測和測量加速度與旋轉運動。汽車慣性測量單元(IMU)通常能夠獨立自主運行,不受其它外部信號的干擾,能夠適應各種復雜的應用場景。
近幾年,隨著國內汽車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各大車企逐漸將智能駕駛作為營銷重點,以華為、特斯拉、小鵬、理想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企先后推出了多項智能駕駛服務。而智能駕駛需要高精度IMU來預測車輛運動以確定實時位置。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慣性導航企業向汽車領域進軍,帶動了汽車慣性測量單元(IMU)市場的發展。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汽車慣性測量單元(IMU)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近些年,中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國內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日漸增長,推動了汽車產品普及,為汽車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特別是自動駕駛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發展,推動了中國汽車慣性測量單元(IMU)產品銷售量增長。2023年,國內汽車慣性測量單元(IMU)已經接近10萬套。
在中國汽車慣性測量單元(IMU)市場中,呈現外資企業、本土企業共同競爭的格局。外資企業以ADI、博世、ST為代表,上述企業是全球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世界各國都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產品主要供給國內以及全球高檔汽車。本土企業以重慶天箭慣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箭長空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本土企業研究起步較晚,汽車慣性測量單元(IMU)產品的技術、性能相對落后,產品主要供給中低檔汽車。
早期全球龍頭企業憑借先發優勢和技術積累,占據了國內汽車慣性測量單元(IMU)領域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國內各主流整車廠商大多進口成本較高的國外汽車慣性測量單元(IMU)產品。但近幾年,隨著本土企業積極通過自主創新等方式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性能,產品正逐漸中高檔汽車領域拓展。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2023年以來,國內先后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等多個政策支持和引導國內智能駕駛行業發展,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整體上看,國內智能駕駛行業面臨著非常好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機遇,有利于汽車慣性測量單元(IMU)產品需求量增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