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纖維,具有優異的強度與彈性,主要用作感知材料,構建柔性電子器件,健康監測是其重要下游。隨著民眾對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可以實時監測人體各項生理指標的產品開發熱情高漲,健康監測用柔性纖維及其制品迎來發展機遇。
柔性纖維可以制造柔性電子器件,例如柔性纖維傳感器,將柔性纖維傳感器與織物相結合,可獲得智能服裝,智能服裝可以對外界環境因素變化作出響應,收集心率、體溫等數據,通過顏色變化、屏幕顯示、報警等操作,對身體疲勞程度、發熱等作出警告,從而實現健康監測。
柔性電子器件依靠電能進行工作,柔性織物需要相應的柔性電池提供電力,基于柔性纖維研制的纖維電池是重要供能器件。纖維電池配套柔性織物進行工作,需要能夠編制成織物,并且需要具備一定容量,以保證織物使用過程中電子器件能夠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具備高柔軟性、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特征。
目前,我國在柔性纖維傳感器、纖維電池等領域已有相關研究成果。西北工業大學與北京理工大學合作,研發出高強度、高彈性新材料,基于其開發出兼具較高機械強度和優異拉伸性能的導電纖維材料,研制出一種可用于人體健康監測的柔性纖維應變傳感器。復旦大學團隊實現了數千米長度纖維鋰離子電池的制備,能量密度128瓦時/公斤,可有效為大功率用電器供電,具有優異的耐變形能力,在經歷10萬次彎折變形后容量保持率大于96%。
我國健康監測用柔性纖維及其制品相關研究機構還有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受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轉變影響,我國慢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多,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因此健康監測產品應用重要性日益突出,以監測人體各項生理指標,與正常指標進行對比,幫助獲得人體健康狀況以便及時做出調整,并對可能會產生的重大疾病進行預警。在此背景下,健康監測用柔性纖維及其制品開發重要性突出。
2024年8月,工信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制造技術與重大裝備”等16個重點專項2024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中,在高端功能與智能材料-特種及前沿功能材料方面,人體動能系統健康監測與智能干預用柔性纖維及其制品研發被列入。在政策推動下,我國健康監測用柔性纖維及其制品行業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