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繼續下降,且按美元計降幅再次擴大至兩位數。據海關統計,2015年10月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約236.5億美元,同比減少10.9%,環比減少12.1%。1-10月,我國累計出口紡織品服裝2350.5億美元,同比減少5.4%。
10月,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92.1億美元,同比減少5.5%,環比減少5.1%;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44.5億美元,同比減少14.0%,環比減少16.0%。
從前10個月的數據可以看出,只有2月出口為上漲,其他月份均為下降。此外,5月、6月、8月及9月,降幅為個位數,其他月份降幅均達雙位數。6月,出口降幅收窄至1.2%,人們本以為隨后會有好轉,然而事實證明接下來的幾個月出口形勢依然嚴峻。前10個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情況如下:
綜合前三季數據,美國是我國主要出口市場中唯一實現增長的國家。1~9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對美累計出口364億美元,增長8.3%,對我國整體出口形成1.3個百分點的正向拉動。
而受匯率影響,歐盟市場及日本市場均持續低迷。前三季度,我國累計對歐盟出口402.3億美元,下降10.7%。歐盟28個國家中,僅對6個國家出口實現增長。同期,我國對日本累計出口161億美元,下降11.6%,在四大主要出口市場中下降快速。
盡管2014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984億美元,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但勞動力、能源成本上漲以及匯率波動等因素,使得中國紡織業的比較優勢正在逐步削弱。
紡織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今年前10月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下降的原因在于國內外經濟環境不佳。受匯率波動及產業轉移的影響,除美國外主要出口市場需求均未恢復,新興市場也出現下滑。在中國國內方面,紡織企業面臨的問題如融資難等依然未得到有效解決,影響企業出口積極性。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強調,當前國際貿易政策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紡織供應鏈,中國紡織業的發展面臨著較大的挑戰。而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逐步實施,中國紡織業正在加快全球布局,并創造國際競爭新優勢。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表示,在當前國外市場不佳,國內紡織品需求下降的情況下,整體紡織品環境短期內難有大的起色和改觀,傳統的純棉產品將維持供應過剩、需求負增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