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共聚PC即硅共聚聚碳酸酯,是一種通過嵌段共聚技術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等有機硅基團引入聚碳酸酯(PC)分子鏈中,從而得到的高性能材料。
硅共聚PC在保留了PC原有優異性能的基礎上,通過引入硅氧烷鏈段,大幅改善了其柔性、耐水解性、耐腐蝕性、耐氧化性、耐黃變性以及耐低溫性等性能,在5G通訊、虛擬現實設備、醫療器械等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例如,在5G通訊領域,硅共聚PC因其良好的電磁波透過性和耐候性,成為天線罩和其他通信設備的理想材料;在醫療器械領域,硅共聚PC的生物相容性和耐化學性使其成為醫療設備(如輸液器、注射器等)的理想材料;在虛擬現實設備領域,硅共聚PC因其高透明度、高強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成為制造智能眼鏡、頭盔顯示器等設備的首選材料。
硅共聚PC技術壁壘較高,全球僅有少數企業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2007年SABIC收購GE塑料業務后,在硅共聚PC領域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企業。另外,日本出光興產也是全球主要的硅共聚PC生產企業。
目前,國內企業在硅共聚PC的規模化生產和應用上仍面臨諸多挑戰,導致國產需求較大程度上依賴進口,主要是由于硅共聚PC的關鍵原材料目前主要由國外少數幾家有機硅巨頭控制,且其制備流程長、工藝復雜,國內企業在技術積累和產業化方面還存在不足。
近年來,國內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甘肅銀光聚銀化工有限公司、滄州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持續加大硅共聚PC的研發,推動硅共聚PC的國產化。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硅共聚PC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7月,滄州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硅共聚PC產品一次投料試車成功;2022年4月,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硅共聚PC順利投產。但目前,國產硅共聚PC與進口產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國內需求進口依賴度仍然較高。
新思界
行業分析師表示,隨著國內企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和產能的擴大,硅共聚PC的國產化進程正在加速。同時,隨著消費者對產品品質要求的提高和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高性能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硅共聚PC作為一種高性能材料,將在新興產業和消費升級中扮演重要角色,未來國內需求量將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