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鎂硅氧負極材料,指預先在硅基材料中引入鎂元素而制成的電池負極材料。與傳統石墨負極材料相比,預鎂硅氧負極材料具有結構穩定性好、熱穩定性佳、循環穩定性好、能量密度高等優勢,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領域擁有巨大應用潛力。
截至現階段,我國硅氧基負極材料已擁有三代產品。第一代硅氧基負極材料為氧化亞硅負極材料;第二代為預鎂硅氧負極材料;第三代為預鋰硅氧負極材料。目前,預鎂硅氧負極材料存在諸多技術難題尚未解決,無法滿足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生產需求,這是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近年來,我國企業及相關科研機構不斷加大對于預鎂硅氧負極材料的研究,已獲得多項專利,包括《預鎂硅氧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及二次電池》、《一種鋰離子電池預鎂化硅氧負極材料及制備方法》、《預鎂氧化亞硅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鋰離子電池》等。未來隨著研究深入,技術進步,我國預鎂硅氧負極材料行業發展速度有望加快。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預鎂硅氧負極材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預鎂硅氧負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領域應用潛力巨大。隨著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行業發展速度加快,我國鋰離子電池產量不斷增長。據國家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總產量超過940GWh,同比增長25%。預鎂硅氧負極材料可有效改善鋰離子電池的循環性能,還能降低生產成本。未來伴隨我國鋰離子電池行業景氣度提升,預鎂硅氧負極材料應用需求將進一步增長。
全球預鎂硅氧負極材料市場主要參與者包括韓國三星、日本信越等。在本土方面,目前我國預鎂硅氧負極材料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以實驗室研發為主,未實現大規模應用。我國已布局預鎂硅氧負極材料行業研發賽道的企業包括四川金匯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凱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陜西晶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鋰離子電池產量及質量不斷提升,預鎂硅氧負極材料市場空間有望擴展。但目前,受技術壁壘高、生產成本高等因素限制,我國預鎂硅氧負極材料尚未實現商業化應用。未來隨著本土企業持續發力以及技術進步,我國預鎂硅氧負極材料行業發展前景將持續向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