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物質是計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環境保護、納米制造、食品安全、藥物研發、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應用廣泛。標準物質是具有一種或多種規定特性足夠均勻且穩定的材料,已被確定其符合測量過程的預期用途。
我國標準物質研制起步較晚,改革開放之前,由于技術水平有限、企業研發能力弱、國產標準物質數量少,我國市場由進口標準物質占據主導,占比達95%以上。國外標準物質研制企業有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中心研究院(NIST)、Millipore-Sigma公司、Duke公司、德國Dr.E公司等。
21世紀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蓬勃發展,市場對計量檢測的需求快速釋放,為保障國家利益,標準物質自主化研制勢在必行。近年來,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研制水平提升,我國標準物質研制數量持續增加,根據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家標準物質批準量達17137項,2024年前三季度,新批準建立國家標準物質483項。
標準物質分為一級標準物質和二級標準物質。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標準物質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一級標準物質具有研發投入高、技術難度大、研發周期長等特點,目前申報主體以科研機構為主,包括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學等。
二級標準物質審批難度較一級標準物質低,獲批數量整體占比較高,申報主體以企業為主,包括北京海岸鴻蒙標準物質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四川中測標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偉業計量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二級標準物質應用頻率較高、產業化特征明顯,但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為推動標準物質高質量、規范化發展,近年來,我國有關部門發布了多項標準物質研制標準,包括T/CVMA3-2018《獸醫檢測用核酸標準物質研制技術規范》、JJF 1342-2022《標準物質研制(生產)機構通用要求》、JJF 2060-2023《亞微米及納米級顆粒粒度標準物質的研制》等,其中JJF 2060-2023《亞微米及納米級顆粒粒度標準物質的研制》是國內外首部關于納米材料標準物質的研制規范。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我國標準物質數量呈現出穩步增長態勢,尤其是二級標準物質,極大地滿足了我國工業生產、對外貿易等領域的需求。隨著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深入應用,各領域對標準物質仍存在龐大需求,尤其是納米制造、納米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目前我國標準物質研制呈現出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國家科研機構為主、民營企業為輔的格局,預計未來仍將保持這一格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