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UK),又稱人纖維蛋白溶酶、尿活素、雅激酶等,是一種絲氨酸蛋白酶。尿激酶外觀呈白色結晶性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二氯甲烷和氯仿。尿激酶能激活纖溶酶原轉化為有活性的纖溶酶,發揮溶栓作用,在心肌梗死、外周動脈血栓以及肺栓塞等疾病治療過程中應用較多。
尿激酶主要來源于尿液、血漿、腎細胞、腦水以及纖維母細胞中,每噸尿液能提取約1克尿激酶。我國為人口大國,在行業發展初期,尿液供應較為充足,海外尿激酶企業紛紛從我國進口原材料。近年來,受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疫情因素影響,我國尿液收集成本上升,其供應量大幅下滑。原材料短缺將為尿激酶行業發展帶來一定挑戰。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尿激酶技術不斷進步。尿激酶主要提取方法包括沉淀法、吸附法、發泡法等。沉淀法指將苯甲酸以及重金屬離子等沉淀劑加入原材料中,經沉淀反應制得成品;吸附法指將原材料加入中性硅藻土中,經吸附、洗脫、分離、純化等流程制得成品,該法可用于提取高純度尿激酶。
尿激酶作為溶栓藥物,在心肌梗死、外周動脈血栓以及肺栓塞等疾病治療過程中應用較多。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我國心肌梗死患者數量不斷增長。據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布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心肌梗死死亡人數已超過246萬。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中國尿激酶(UK)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隨著應用需求日益旺盛,我國尿激酶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24年達到近5億元。
尿激酶屬于短缺藥品,我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已出臺多項相關政策,包括《關于加強短缺藥品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藥品生產儲備監測工作的通知》、《湖北省短缺藥品清單和臨床必需易短缺藥品重點監測清單(2024年版)》等。目前,可替代尿激酶的藥品為阿替普酶,其屬于進口藥品,價格較高,無法滿足應用需求。
我國尿激酶市場參與者眾多,主要包括光大制藥、南大藥業、艾迪藥業、星昊藥業、綠葉制藥、迪龍制藥、通德藥業、玖東科技等。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尿激酶作為溶栓藥物,在眾多疾病治療過程中應用廣泛。但目前,受原材料供應不足等因素限制,我國尿激酶較為短缺。未來本土企業亟需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以提升尿激酶技術水平,降低其生產成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