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是一類以金屬氧化物為核心組分的無機固態電解質,在固態電池體系中扮演著關鍵的離子傳輸角色。氧化物固態電解質主要由鋰、氧與過渡金屬(如鎵、鋁、鈦等)元素構成,憑借獨特的晶體結構與化學特性,成為當前固態電池領域的重要材料之一。
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展現出鮮明的優勢與特點。一化學穩定性優異,與傳統液態電解液相比,其不易與正負極材料發生副反應,能有效抑制電極界面處的枝晶生長,顯著提升電池的安全性能;二機械強度較高,可作為電池的結構支撐層,減少電池封裝工藝的復雜度,同時降低電池在循環過程中因體積變化導致的結構損壞風險。此外,氧化物固態電解質還具備良好的耐高溫性能,在高溫環境下仍能保持穩定的離子傳輸能力,為高功率密度電池的開發提供了可能。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年中國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市場專項調研及企業“十五五規劃”建議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在氧化物固態電解質領域的科研與產業化進程均取得顯著進展。在科研方面,國內多個高校與科研機構的團隊成果豐碩。例如,2025年4月,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取得“一種高塑性氧化物基復合電解質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的專利;2025年4月,昆明理工大學取得“一種石榴石型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失效母粉的利用方法”的專利;2025年3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取得“一種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及其制備方法和固態電池”的專利。
此外,中國氧化物固態電解質產業化推進同樣成果亮眼。作為跨界布局的典型代表,上海洗霸與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合作,于2024年建成噸級氧化物電解質粉體產線;其松江基地一期規劃年產50噸氧化物電解質,產品已通過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頭部電池廠商的技術驗證,成為國內氧化物電解質量產的領跑者。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總之,中國正通過“基礎研究-技術轉化-產業落地”的全鏈條創新模式,在氧化物固態電解質領域逐步建立全球領先優勢,為下一代鋰電池技術的商業化奠定堅實基礎。未來,中國氧化物固態電解質需重點突破高純原材料國產化、界面穩定性提升及全產業鏈協同三大瓶頸,同時通過標準制定與專利布局鞏固國際話語權。隨著政策支持與資本投入持續加碼,預計未來中國將形成千億級氧化物固態電解質產業集群,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中國方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