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基合成色素又稱合成有機色素,是以石油制品為原料通過硝化、還原、重氮化和偶聯等有機化學反應制成的人工色素。石油基合成色素具有成本低廉、色彩鮮艷、穩定性好等優勢,目前已經大規模應用在食品、化妝品、藥品等領域。
但石油基合成色素對健康具有潛在影響,與多動癥、肥胖癥、糖尿病、癌癥等健康問題相關聯。為保證安全,2025年4月,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計劃在2026年底前全面淘汰食品中使用的8種石油基合成色素(包括紅色40號、橙紅2號、檸檬黃、亮藍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中國食用色素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目前美國及中國允許使用的人工色素多與石油化工原料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美國將全面禁用石油基合成色素,對我國食用色素企業來說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一方面,我國是全球人造食用色素主要生產國、出口國和消費國,石油基合成色素市場萎靡,將對傳統生產商、出口商帶來巨大壓力,相關企業將面臨配方改良、原料更替、供應鏈調整等多方面的挑戰。
另一方面,石油基合成色素禁用,將帶動其替代品需求快速釋放,如藻藍蛋白、辣椒紅、梔子藍、梔子黃、β-胡蘿卜素、姜黃素、葡萄皮紅、番茄紅素等天然色素。我國涉及天然色素業務的企業包括河南中大恒源生物、浙江賓美生物、晨光生物科技、金丹科技、新和成、萊茵生物、嘉必優等。
從中長遠來看,天然色素研發和應用將是行業重要發展方向,但目前天然色素大規模應用仍面臨著色澤不穩定、產率波動、原料受季節影響等問題。微生物和發酵工程、合成生物學為天然色素生產提供了可持續解決方案,但目前也面臨技術門檻高、消費者接受度較低等問題。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石油基合成色素禁用趨勢下,天然色素逐漸成為發展新方向。但天然色素生產成本過高、穩定性較差,若無法規限制及消費需求,短期內無法占據市場主流。而美國全面淘汰石油基合成色素,或將為天然色素市場帶來重大機遇,相關企業應快速響應這一趨勢,未雨綢繆地布局天然色素替代策略,從配方升級、供應鏈重構、技術儲備、品牌建設等多方面進行布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