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碳劑是鋼鐵、鑄鐵等金屬冶煉領域的核心輔料,主要用于補充冶煉過程中因高溫氧化、爐氣帶走而流失的碳元素,精準調節金屬液的碳含量,確保最終產品(如不同牌號的鋼、球墨鑄鐵、灰鑄鐵等)符合工藝標準。增碳劑質量核心取決于碳含量(越高越優)、硫/灰分/揮發分(越低越好)及粒度(需貼合工藝,避免吸收不均或浪費),使用時需在金屬原料基本熔化后加入,并充分攪拌混合,防止碳元素偏析。
市面上的增碳劑類型多樣,按原料來源可分為石墨類(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煤質類(如無煙煤、焦炭)等。其中,石墨類增碳劑因碳含量高、雜質少、吸收速度快的特點,多用于高端鑄件或精密鋼材生產;煤質類增碳劑成本較低,則適用于對碳含量要求不高的普通鑄鐵件制造。近年來,低硫、低氮的高純產品以及納米級碳材料的工業化應用,成為企業技術攻關的重點方向,推動中國增碳劑行業整體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全球增碳劑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重點區域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增碳劑產業的區域分布呈現出與鋼鐵、鑄造產業高度匹配的集中特征。華北與華東地區依托密集的鋼鐵產能和鑄造產業集群,成為增碳劑消費的核心區域。華南地區則受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需求拉動,市場活力持續釋放,增速尤為亮眼。中西部地區隨著產業轉移與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正成為新興增長極,當地企業借助資源稟賦與政策紅利加速布局。
目前,江蘇嘉明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平羅縣昊源炭素制品有限公司、盤錦嘉碳新材料有限公司、貴州鑫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永登東山冶金有限公司等頭部企業的優勢愈發凸顯,憑借技術積累、產能布局與產業鏈協同能力占據主導地位。中國增碳劑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企業競爭焦點逐漸從傳統的價格競爭轉向技術研發與服務能力的比拼,并圍繞高端產品與綠色工藝展開創新。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預計未來,雙碳戰略下電爐煉鋼比例的提升、下游產業對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增長,將為中國增碳劑行業提供持續增長動力。綠色低碳成為中國增碳劑行業發展的主旋律,生物質基等環保型增碳劑的研發與產業化進程加速,有望開辟新的市場空間。隨著環保政策趨嚴與技術升級深化,具備核心技術與合規能力的企業將進一步鞏固競爭優勢,推動中國增碳劑行業向更高效、更環保、更高附加值的方向演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