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促進了海洋數據的快速積累,海洋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海洋大數據是在當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為決策海洋問題提供服務的海洋大數據資源、海洋大數據技術和海洋大數據應用的總稱,是大數據技術在海洋領域的實踐。
海洋大數據的數據量不斷增長,目前其總體量已達到EB級,涉及物理海洋、海洋遙感、海洋化學、海洋生態、海洋生物等方面,數據維度且變量極多,具有明顯的快速數據流轉及動態的體系特征,此外,海洋大數據還具有時空相關性、多尺度性、異構性等多方面區別于其他大數據的特征,因此需要對海洋大數據進行針對性的研究與開發。
2016年10月,國家海洋局國家發布《全國海洋標準化“十三五”發展規劃》做出了“海洋標準+信息化”重大工程的部署。2021年11月,科技部發布《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4084號(科學技術類168號)提案答復的函》,提出我國下一步將聚焦海洋國際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持續加大海洋科學、深海和極地科學等的基礎研究和戰略部署,優化科技創新基地布局,提升原始創新引領能力,構建海洋領域協同創新格局和開放共享的創新體制機制,為國家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創新體制機制和海洋科技人才的培養提供有力支持,逐漸形成我國海洋領域跨學科、跨部門、跨區域、跨國際的實質性創新科技新合力,加快建設海洋科技強國。
近年來,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積極推動海洋領域的發展,建立起覆蓋全國的海洋觀測網絡,形成數量龐大的海洋數據庫,對海洋大數據的需求日益增加,海洋大數據正在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大腦”,為海洋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新思界
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海洋大數據行業深度分析及"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顯示,我國海洋大數據行業尚處于成長期階段,2021年,中國對海洋大數據的市場規模已超過40億元,市場規模呈高速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