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依托教育服務平臺,實現教育資源開發和有效利用。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時空限制、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互動性強等優勢,對推動我國教育現代化進程具有積極影響。
在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下,國家對教育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據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財政性義務教育經費達2.3萬億元,同比增長2.7%。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驅動下,教育信息化作為我國教育現代化基本內涵和顯著特征,行業發展勢頭正猛,帶動教育信息化經費投入不斷增長。2021年我國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經費投入達1652.6億元,同比增長10.5%。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中國教育信息化市場分析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教育信息化產業鏈覆蓋廣泛,上游為網絡移動通信服務供應商及信息技術設備供應商,包括我國電信三大運營商、中國信科、華為、中興、飛利浦等;中游為教育信息化服務,包括在線網課、多媒體教室、信息服務平臺等;下游為消費市場,通過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招標采購,使教育信息化產品及服務覆蓋師生及學校等。
多媒體教室為教育信息化細分領域,其承擔著學校多媒體教學任務,由計算機、手寫板、屏幕、投影儀、音響、數字中控系統構成。據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末,我國中小學多媒體教室數量達到408.0萬間。多媒體教室配備率高,將為我國教育信息化行業發展帶來動力。
在教育變革和創新推動下,我國教育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國家對教育信息化建設高度重視,出臺眾多政策予以支持。2021年工信部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組織開展“5G+智慧教育”應用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加強教育信息化工作,征集并遴選利用5G技術的教育信息化最佳實踐方案,推動教育信息化高質量發展。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國家政策和經濟支持下,我國教育信息化行業獲得快速發展。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推動下,我國教育信息化覆蓋領域將不斷擴大,這對行業發展具有積極影響。近年來,我國教育信息化相關企業紛紛進行產業布局,市場競爭將推動教育信息化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