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又稱哈希率,是指比特幣網絡處理能力的度量單位,也是指設備根據內部狀態改變,每秒可處理的信息數據量。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生產力,其技術載體為FPGA、GPU、CPU、ASIC(NPU)等各類計算芯片;設備載體為計算機、服務器、數字中心、高性能計算集群與各類智能終端。目前常用的算力計量單位為每秒執行的浮點數運算次數Flops。
近年來,在國內5G、AI、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數據處理量大幅增長以及算力復雜程度持續升高,算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算力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算力市場規模已達2146.4億元,同比增長12.5%。同時,在高新技術快速普及背景下,物聯網、車聯網、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能駕駛等領域快速發展,我國算力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25年,國內算力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6248.1億元。
算力產業鏈上游涵蓋了設備、設施、軟件供應與網絡運營領域。當前在國內新基建投資規模不斷擴大背景下,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5G基站等新型基礎設備建設進程不斷加快,進而帶動服務器出貨量不斷提升,2021年我國X86服務器市場出貨量已達401.1萬臺。而服務器作為實現算力供應的主要設備,在其出貨量持續增長背景下,算力供給規模不斷擴大,2021年其國內規模已達231Flops。
算力產業鏈下游為互聯網、工業、金融、市政、教育、電力等需求端。當前在國內企業數字化、工業智能化、城市智慧化轉型升級進程不斷加快背景下,數據產量不斷增加,服務器CPU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進而帶動算力市場需求不斷加。根據國家網信辦數據顯示,2017-2021年,我國數據產量從2.3ZB增長至6.6ZB。
但當前,在我國算力產業鏈上下游均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背景下,算力行業發展仍面臨著人才缺乏、無效算力增多、需求碎片化、實際應用困難、基礎軟件與配套芯片不強等諸多挑戰。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加快推動國內算力產業發展還需多方共同出力,未來國內有關部門還需加大新基建投資力度,持續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部進程不斷加快;本土企業還需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不斷引入先進計算、算網融合等新興技術,推動國內算力技術不斷升級,行業朝高效、高質量方向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