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劇是指以人物對話和解說為基礎,演員用聲音表演的戲劇,通常在廣播電臺播出,或通過發售CD、網絡、在線收聽等渠道傳播。廣播劇的主要類型有網絡小說或實體書小說為原作所制作的廣播劇、說書式廣播劇、原創廣播劇、情景喜劇式廣播劇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年廣播劇行業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顯示,隨著國民經濟水平提升,互聯網和多媒體平臺的發展,人民精神需求不斷增長,娛樂方式更加多樣,我國在線音頻行業不斷發展。2022年我國在線音頻用戶規模接近7億人,環比2021年上升約4%,市場規模突破300億元。
廣播劇作為在線音頻的表現形式之一,在最近幾年借助網絡小說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和關注度不斷提升。以貓耳FM平臺為例,截至目前,《魔道祖師》、《撒野》、《默讀》、《殺破狼》等11部小說改編的廣播劇播放量均破億,其中《魔道祖師》第三季播放量達2.4億。相較于電視劇、動漫,廣播劇制作投入的資金較少,制作成本較低,同時僅僅以聲音作為表現形式,能夠為聽眾留下較大的想象空間,隨著國內影視劇制作水平下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目光轉向廣播劇。
隨著社會影響力提升和資本投入增加,廣播劇行業發展趨于規范化和商業化,專業配音演員的加入和商業化的運作模式讓市場上廣播劇的質量不斷提升。但商業化的發展也會給行業帶來相應的弊端,目前國內專業配音人員的培養流程尚不完善,由于頭部配音演員配音技術好,經常出現在各大網絡熱門廣播劇中,會讓聽眾感到審美疲勞。
目前市場上的廣播劇大多從女性向網絡小說改編而來,廣播劇受眾仍以女性消費群體和學生黨為主,產品同質化嚴重。而網絡小說市場已經陷入瓶頸,近幾年出現的優質小說數量越來越少,依靠知名度較高的IP吸引流量并非長久之計。
隨著新一代消費群體成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為自己的愛好買單。目前,廣播劇主要以付費模式進行盈利,以貓耳FM為例,付費廣播劇主要實行分季買斷制,一季正片10-15期,單期(含片頭片尾)約23分鐘,打包定價通常在15.9-49.9元。隨著廣播劇市場不斷發展,流量增加,收費水準也不斷上升。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國民經濟水平提升和精神需求不斷增長,廣播劇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想要進行可持續發展,廣播劇行業需要盡早走出舒適圈,增加產品類型,吸引不同年齡段的受眾,擴大消費群體,同時不斷研發原創廣播劇,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