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互聯網是基于衛星通信的互聯網,主要通過發射一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模組網,構建起具備實時信息處理的大衛星系統,從而向地面、空中、海上用戶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服務,具有網速快、覆蓋范圍廣、受地域影響和限制較小等優點。
衛星互聯網主要由衛星、地面站 、用戶終端三部分構成。衛星根據軌道高度不同可分為低軌衛星、中軌衛星、高軌同步衛星等。其中低軌衛星具有傳輸延時小、制造成本低、終端體積小、系統容量大等優點,在衛星互聯網領域具有較強適用性。
隨著網絡強國建設不斷推進,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支持衛星通信產業發展。2021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強衛星通信頂層設計和統籌布局,推動高軌衛星與中低軌衛星協調發展;推進衛星通信系統與地面信息通信系統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蓋全球、天地一體的信息網絡。衛星互聯網作為衛星通信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良好發展環境。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衛星互聯網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從全球市場來看,隨著衛星通信技術不斷進步,航空、軍事等領域的通信需求不斷增加,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呈穩步增長態勢。2022年全球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超過2800億美元。從國內市場來看,在國家政策引導下,衛星互聯網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愈發成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約為325億元,同比2021年增長約7.9%。
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快,近年來相關企業注冊數量不斷增長,行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目前國內衛星互聯網運營商主要有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蔚星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網絡通信技術不斷進步,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的背景下,衛星互聯網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推動遠程醫療產業發展、為智能交通提供精準定位服務等方面具有廣闊發展前景。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國內衛星互聯網企業需要加大研發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下游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