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要素是指能夠為使用者或者所有者帶來經濟效益的數據資源,是除了土地要素、勞動力要素、資本要素、技術要素之外的第五大要素。數字要素屬于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重要橋梁。
數字要素產業鏈上下游主要有數據供給、數據流通以及數據應用三大環節,包括數據存儲、數據加工、數據分析、數據交易等內容。發展數據要素是提高我國數字經濟全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國家出臺《關于構建數據基礎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數據要素x”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征求意見稿)》等多項政策不斷完善相關標準,鼓勵支持數據要素行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從行業整體來看,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不斷進步,機器人、智慧城市等高新技術產業不斷發展,以及數字強國建設不斷推進,國內數字經濟市場規模不斷增長,數據要素具有良好發展環境。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超過50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約10%。
在國家政策推動下,我國數據要素監督管理體系不斷完善,行業規范化、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2023年3月,國家數據局正式獲批成立,其由發改委直接管理,能夠有效打通不同部門及地區之間的阻礙,提高數據傳輸效率和準確性。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7年中國數據要素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在多方利好因素下,國內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呈高速增長態勢。2018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約為208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1020億元,2018-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49%。從市場結構來看,數據存儲、數據分析市場份額占比均在21%左右;數據加工市場份額占比約為20%;數據交易占比約為15%。
隨著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社會智能化、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數據要素逐漸融入到社會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領域之中,行業景氣度處于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華為、阿里云、螞蟻集團等多家企業紛紛入局數據要素市場,使得市場競爭不斷加劇。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數字經濟不斷發展,數據產生量不斷增加,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將保持增長態勢。在區塊鏈等技術不斷進步,市場對網絡安全、隱私保護等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數據要素服務商需要加強技術創新,提高數據流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