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指專門為人工智能(AI)應用提供強大計算能力和數據存儲的基礎設施。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以AI計算任務為主,在AI產業化、加速AI算法訓練、推動各行業AI升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伴隨算力需求及數據規模爆發增長、AI技術日趨成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逐漸興起。截止至2024年6月底,國內超30個城市正在建設或已建成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達250多個。
2023年以來,國家及地方層面密集出臺政策,以加快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速度,如《北京市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4-2027年)》提到,到2025年,北京市智算供給規模將達到45EFLOPS,《江蘇省算力基礎設施發展專項規劃》提到,到2030年,全省在用總算力超過5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超過45%,智算中心突破20個。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在國家政策扶持下,我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進程將進一步加快,智能算力規模將逐年增長,預計2024年智能算力規模將達600EFLOPS,2028年將達到2500EFLOPS左右。
從地區分布來看,目前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主要集中在中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如寧夏中衛、新疆克拉瑪依、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城市也在加快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近兩年,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也呈現出向縣級地區下沉的趨勢。
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主體多元,包括各地政府、三大運營商、數據商、云廠商、科研機構等,具體來看,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百度、阿里、騰訊、華為、中科曙光等。目前國內代表性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有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全國首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南京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長三角地區首個于昇騰AI基礎軟硬件平臺上線的平臺)、大連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東北首個、算力規模最大)等。
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盈利模式包括技術服務、數據運營服務、算力租賃服務、人才培養服務等。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可滿足互聯網、金融、交通、醫療、電信、娛樂、農業、教育等各領域AI應用需求,隨著各行業智能化、數字化升級,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