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又稱合成孔徑雷達、綜合孔徑雷達,指基于運動補償技術,通過發射微波信號并接收從地面物體反射回來的回波來形成圖像的對地觀測系統。SAR可安裝于不同飛行平臺上,具備穿透性強、不受外部環境干擾、成像分辨率高等優勢,在農業評估、地質勘探、海洋觀測、災害響應以及環境監測等領域擁有廣闊應用前景。
近年來,隨著研究深入、技術進步,我國SAR行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2023年10月,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我國首個多基線干涉SAR全球測繪系統搭載商業遙感衛星“宏圖一號”發射升空,該系統采用多星編隊基線設計,可實現多基三維成像、多星系統協同工作,在高程測繪場景擁有巨大應用潛力。
SAR類型多樣。按照用途不同,SAR可分為地面SAR、機載SAR、星載SAR三種;按照系統結構不同,可分為多基地SAR、單天線SAR以及多天線SAR三種;按照工作波段不同,可分為C波段SAR、Ku波段SAR、L波段SAR以及X波段SAR等。多基地SAR的接收機以及發射機安裝于不同承載平臺上,其成像算法可分為單基算法以及幾何構形算法兩種,可在復雜環境中使用。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SAR(合成孔徑雷達)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SAR在眾多領域擁有廣闊應用前景,主要包括農業評估、地質勘探、海洋觀測、災害響應以及環境監測等。在農業評估領域,SAR可用于土地利用分類以及作物生長狀況監測等場景;在地質勘探領域,其可用于礦產資源調查以及地質結構識別過程中;在海洋觀測領域,其可用于海上溢油事件跟蹤、船舶交通監控以及海冰監測過程中;在災害響應領域,其可用于評估自然災害。
我國SAR市場主要參與者包括北京展疆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正弦波測控技術有限公司、深圳鷹颯科技有限公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天儀研究院為我國首家實現SAR衛星產業鏈閉環服務的企業,目前已成功研發出“涪城一號”、“巢湖一號”SAR衛星。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SAR在眾多領域擁有廣闊應用前景,未來伴隨市場需求逐漸釋放,其行業發展速度將不斷加快。受益于研究深入,我國SAR行業景氣度不斷提升。目前,我國已有多家企業布局SAR行業研發及生產賽道,未來其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