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透鏡又稱超構透鏡,是一種二維平面透鏡,由具有特殊電磁特性的納米結構按照一定方式進行排列而成。
作為超表面技術的典型代表,超透鏡具有輕薄、小型集成、多維參數調控、設計自由度高等特點,可以實現對入射光振幅、相位、偏振等參量的靈活調控,在汽車電子、鏡頭模組、AR/VR、全息成像、偏振復用、片上光計算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近年來,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領域對光學鏡頭的輕量化、小型化、低成本要求不斷提升。超透鏡相比于傳統透鏡,在光學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等方面更具潛力,市場吸引了一大批企業布局。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超透鏡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全球范圍內,超透鏡市場布局企業包括Metalenz、Imagia、2Pi Optics、Myrias Optics、邁塔蘭斯、納境科技、和光微、比鄰星光、山河元景等。在相關企業積極布局下,超透鏡市場實現了從原理創新、概念驗證、成果轉化到商業應用的發展,商用產品不斷涌現。
邁塔蘭斯是全球第一家在遠紅外、近紅外領域實現超透鏡鏡頭量產,可見光領域實現技術突破的企業,主導制定了《超透鏡光學系統設計規范》團體標準。2025年邁塔蘭斯建成了全球首條超透鏡量產交付產線,并完成了數千萬元A+輪融資,此次融資將進一步加速邁塔蘭斯商業化進程。
得益于商用產品不斷涌現、應用場景加速落地,全球超透鏡市場規模快速擴張,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約0.3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30億美元。目前美日企業仍主導全球超透鏡市場,我國企業通過技術突破快速滲透。
作為下一代光學技術,超透鏡市場前景廣闊,但超透鏡設計和制造的復雜度較高,制造過程面臨著大面積一致性、深寬比要求高等難題,尤其是大口徑超透鏡。目前超透鏡制造工藝包括電子束光刻(EBL)、深紫外光刻(DUV)、納米壓印光刻(NIL)、飛秒激光直寫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大多數光學系統依賴于傳統透鏡,在小型化、集成化等方面存在局限,超透鏡彌補了傳統透鏡的劣勢,有望重塑光學設計的未來。近年來,受市場前景吸引,全球超透鏡市場參與者不斷增加,參與者在材料選擇、量產工藝、應用聚焦等方面各具特色,競爭呈現出多元技術路線并行的格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