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變,指通過人工控制,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將較輕原子核結合成較重原子核,并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技術。可控核聚變具備能量密度高、綠色環保、安全可靠性高等優勢,在電力系統領域擁有潛在應用價值。
可控核聚變主要原材料包括重水、Li6、氘燃料、氚燃料、高溫超導ReBCO帶材、金屬鎢以及金屬銅等第一壁材料。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我國第一壁材料以及高溫超導材料市場空間持續擴展,這將為可控核聚變行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可控核聚變技術路線包括磁約束核聚變以及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磁約束核聚變為可控核聚變主流技術路線,其利用磁場強度來約束高溫等離子體,進而實現核聚變反應,托卡馬克為該技術路線使用的主要裝置。隨著本土企業持續發力,我國托卡馬克市場國產化進程有所加快。2024年6月,全球首臺全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實現等離子體放電,該裝置由我國能量奇點公司自主研發和設計。
可控核聚變主要應用于電力系統中。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運行核電機組共57臺,裝機容量為59431.7MWe。可控核聚變作為清潔能源技術,能夠為核電站持續提供能量。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可控核聚變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未來隨著核電行業景氣度提升,可控核聚變商用化進程有望加快。
2022年8月,國家工信部、財政部及商務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文件明確提到要用5-8年時間改善電力裝備供給結構,加快推進對于可控核聚變等核電新技術的研究。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我國可控核聚變行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
受市場前景吸引,我國已有多家企業布局可控核聚變行業研發賽道,主要包括精達股份、中國核電、國光電氣、東方電氣、弘訊科技、雪人股份以及永鼎股份等。國光電氣具備聚變堆全尺寸真空室自主研發及生產實力,目前已與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等科研機構達成合作,將共同研發可控核聚變技術及相關裝置。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可控核聚變作為一種新型清潔能源技術,在核電領域擁有巨大應用潛力。目前,我國已有多家企業布局可控核聚變行業研發及應用賽道。未來隨著研究深入、技術進步,我國可控核聚變行業發展空間將得到進一步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