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甲醇主要以二氧化碳和綠氫或副產氫為原料,通過特定的制備流程生產出來。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實現負碳排放,即制備過程的碳排放量低于其燃燒后固定下來的碳量,并且其燃燒后僅排放水和二氧化碳,凈排放為零,是一種碳中性或負碳排放的清潔能源。
在應用領域上,綠色甲醇展現出廣泛的適用性。它不僅可作為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的燃料,替代傳統石油燃料以減少尾氣排放,還可作為工業原料用于生產化工產品、塑料和合成纖維等。此外,綠色甲醇還能作為能源儲存媒介,儲存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解決其不穩定性問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發電領域,它同樣可以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減少有害氣體排放,實現能源領域的低碳轉型。
綠色甲醇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國內外多家企業紛紛涉足這一領域,競相布局產業鏈上下游。在國內,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開始涉足綠色甲醇產業,與浙江醇氫科技有限公司等新興企業共同競爭市場份額。這些企業憑借各自的技術優勢、資源儲備和市場布局,在綠色甲醇產業中展開激烈角逐。同時,國際上的競爭也不容忽視,歐盟、美國等主要工業國家都在積極布局綠色甲醇的生產和供應項目,以拓展和延伸綠色甲醇產業鏈。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綠色甲醇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政府發布了一系列支持綠色甲醇產業發展的政策,并積極開拓甲醇產業的應用場景,目前我國綠色甲醇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隨著全球對綠色低碳發展的追求,各國紛紛布局綠色甲醇產業,推動其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綠色甲醇年產能為50萬噸,我國綠色甲醇產能約為30萬噸,占全球的60%。
2024年,國務院發布《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旨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以實現節能減排和“雙碳”戰略。針對化石能源領域,《方案》要求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同時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方案》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甲醇生產。目前國內甲醇生產依然采用傳統的化石燃料,其中煤炭占比超過70%,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勢必影響煤制甲醇這一生產工藝,甲醇生產企業需要調整產能、減少對煤炭的依賴,未來甲醇新增產能中綠色甲醇占比將上升。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未來,隨著我國對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視和政策的持續推動,綠色甲醇作為清潔能源和化工原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特別是在海運領域,綠色甲醇作為低碳燃料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推動航運行業實現碳減排目標,綠色甲醇產業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