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生物材料,是納米技術與生物材料相結合的新產物,是利用先進納米技術制備生物材料,或者將納米微粒與其他材料復合制備新型生物材料。納米生物材料在醫療、制藥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其理論研究、實驗研究已經成為熱點,成為生命科學與材料科學交叉的前沿技術之一。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納米生物材料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納米生物材料在醫療領域,可對細胞、組織、器官進行診斷、治療,并促進其修復、再生,在制藥領域,可最大限度地發揮藥效。納米生物材料產品種類豐富,可以廣泛應用在醫用抗菌材料、醫用介入/植入材料、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材料、醫學診斷影像造影劑、癌癥光熱治療/化療、藥物控釋載體等領域。納米生物材料對人類健康、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長時間其研究熱度不減。
目前,納米生物材料研究內容主要包括醫學檢測診斷用材料、治療藥物用材料、功能性材料等;現階段,在全球市場中,常見的納米生物材料主要有細胞分離用材料、細胞內部染色用材料、抗菌及創傷敷料用材料、組織工程用材料、生物活性材料等。全球研究納米生物材料的國家數量較多,受益于醫學技術不斷進步、國民醫療需求快速增長、國家政策日益重視,我國納米生物材料技術發展迅速。
納米生物材料為醫學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其相關研究成果不斷問世,但納米生物材料仍存在弊端,例如,由于納米材料具有量子尺寸效應、界面效應等特點,納米生物材料可能會引發特殊生物學效應,其相關毒理學報道較多,生物安全性還有待提高。因此現階段,全球多數納米生物材料研究主要處于動物實驗階段,難以進入臨床試驗。
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團隊在發展活體原位自組裝新型生物納米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2018年,團隊與東北師范大學合作,通過調控多肽聚合物與阿爾茲海默相關的Aβ淀粉樣蛋白的組裝,使Aβ進入細胞內部,并通過激活細胞自噬,利用細胞自身降解Aβ,降低了Aβ的神經毒性,提高了阿爾茲海默癥老鼠的記憶力。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由我國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未來隨著技術研究日益深入,納米生物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有望持續提高,在達到醫用標準之后,有望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從而實現商業化發展。但短期來看,由于存在發展風險,我國納米生物材料行業規模小,但新技術應用一般存在機遇與風險并存的情況,若未來納米生物材料能夠實現規;a,率先布局的企業擁有更大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