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壓藥物又稱降壓藥,指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動脈血壓下降,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根據藥物在血壓調節機制中作用不同,抗高血壓藥物可分為交感神經抑制藥、血管擴張藥、影響血容量藥物、影響血管緊張素II形成藥物以及新型抗高血壓藥等,目前,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以其不良反應少、降壓作用平緩等優勢占據較大市場份額。
高血壓屬于世界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也是我國面臨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高血壓指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心血管綜合癥,一般體循環血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的正常范圍即可診斷為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種。高血壓作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也是心血管、腦血管及腎血管等疾病主要致病原因。
據國家心血管疾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顯示,目前,我國心血管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其中,高血壓患者達2.5億人。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以及城市生活壓力加大,我國高血壓患者還將持續增加,預計到2030年我國高血壓患者將突破4.0億人。高血壓患者數量增長帶動抗高血壓藥物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1年我國抗高血壓藥物市場規模突破1000.0億元。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抗高血壓藥物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抗高血壓藥物品牌眾多,進口藥長期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德國拜耳公司研發的硝苯地平控釋片作為臨床上常用一線抗高血壓藥物,占據我國該類藥品市場87.2%的份額。近年來,一些國產頭部品牌在激烈抗高血壓藥物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2022年3月,新華制藥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獲批準上市,用于治療原發性高血壓,該藥品上市使新華制藥心腦血管藥物產品線更加豐富,還使我國本土抗高血壓藥物市場競爭力有所提高。
我國每年有近一半因高血壓致心腦血管疾病去世的患者,與此同時,隨著城市生活節奏加快,高血壓患者群體開始向年輕化趨勢發展。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抗高血壓藥物通過對血壓進行生理調節,對心、腦、腎等靶器官起重要保護作用,能有效抑制高血壓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隨著我國藥品仿制研發技術不斷突破,國產抗高血壓藥物將獲得廣闊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