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器人又稱醫用機器人,指用于醫院、診所的醫療或輔助醫療的機器人。目前,醫療機器人技術集醫學、生物力學、機械學、計算機視覺、數學分析、機器人等諸多學科為一體,受到全球市場廣泛關注。按照用途不同,醫療機器人可分為臨床醫療用機器人、看護機器人、送藥機器人和為殘疾人服務機器人等。醫療機器人具有病人舒適度高、手術操作安全系數高、可降低人力及耗材成本等優勢。
我國為人口大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醫療消費及就診群體規模龐大。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21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84.7億人次,同比增長9.4%,2021年我國總衛生費用達75593.6億元,其中個人衛生支出費用達20954.8億元。在此背景下,我國醫療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竣,醫療機器人能提高工作效率且緩解醫護人員壓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中國電子學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達79.6億元,同比增長34.0%。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中國醫療機器人市場調查及行業分析報告》顯示,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離不開人工智能技術支持。目前,醫療機器人按照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指能夠讀取人體神經信號的可穿戴型機器人;第二類指能夠承擔手術或醫療保健功能的機器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由主機控制系統、傳輸和支持系統以及影像輸出系統組成,其采用仿真手腕手術器械消除顫動,能夠減低手術風險。
近年來,我國醫療機器人行業快速發展,國家對這一醫療領域新興行業高度重視,出臺眾多政策予以支持。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提高我國醫療技術水平,到2035年,實現腔鏡手術機器人等高端產品應用。這對我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國醫療資源短缺背景下,醫療機器人以其智能、便捷、安全等優勢獲得市場廣泛關注。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突破創新,醫療機器人將往更加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目前,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作為醫療機器人領域代表產品,占據我國市場主導地位。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我國醫療機器人行業將獲得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