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P藥房模式是指藥企將產品直接授權給藥店作為代理,患者在醫院獲得處方后可以從藥店直接購買藥品,并獲得用藥指導與服務的模式。與傳統藥房相比,DTP藥房優勢主要體現在藥品品類、專業服務方面,具體來看,DTP藥房主要出售治療腫瘤、神經系統、艾滋病、罕見病和慢性病(丙型肝炎、血液病)等的高毛利專業藥物、新特藥、自費藥,并配備執業藥師提供專業指導意見及服務。
DTP藥房是零售藥店的一種新業態,行業發展受政策大力支持,2021年5月國家發布《關于建立完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機制的指導意見》提出,擬將定點零售藥店納入談判藥品供應保障范圍,與定點醫療機構一起,形成談判藥品報銷的“雙通道”,最大程度提升藥品可及性。“雙通道”政策新增院外零售渠道,在政策加持下,我國DTP藥房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DTP藥房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DTP藥房市場規模約為756.5億元,同比增長28.1%,其中抗腫瘤藥物PD-1產品銷售占比最大。目前我國DTP藥房市場規模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行業發展速度較快,但其占比總體藥店市場份額還比較小,2021年占比約為9.6%。未來在國內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國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背景下,抗腫瘤藥物、慢性病藥物等市場需求將不斷增加,通過DTO藥房購買藥物的患者群體規模將不斷擴大,未來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現階段,國內DTP藥房市場參與主體主要有三大類,為包含國藥集團、華潤醫藥、上海醫藥等在內的醫藥商業企業;包含國大藥房、老百姓大藥房、益豐大藥房、一心堂藥業等在內的零售連鎖藥房;包含鄰客、思派、圓心等在內的互聯網大數據公司。其中零售連鎖藥房占比市場份額較大,2021年益豐大藥房DTP藥房擁有量最多,接近240家。未來隨著國內醫藥分開綜合改革進程不斷加快,DTP藥房數量將不斷增加。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從傳統零售藥房行業發展趨勢來看,能夠提供差異化服務、增值化服務的DTP藥房將是促進行業發展、擴寬市場容量的主要渠道。在醫藥分離、“雙通道”等政策持續利好以及國內創新藥不斷增加背景下,未來我國DTP藥房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滲透率將不斷提升,行業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