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抗藥物,全稱為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是指擁有兩種特異性抗原結合位點,可以同時與靶細胞與功能細胞相互作用,進而增強對靶細胞殺傷力的藥物。雙抗藥物制備方法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化學偶聯法、基因工程法、雙雜交瘤融合法。與單抗藥物相比,雙抗藥物具有靶向性強、安全性高、特異性強等特點以及降低脫靶毒性、提高抗體選擇性與功能性等功能,在腫瘤治療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在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快速發展背景下,雙抗藥物賽道也持續火熱。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1117.3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1821.5億美元,期間復合年增長率為13.0%。在此背景下,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雙抗藥物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雙抗藥物市場規模為43.4億美元,同比增長51.2%。
目前國外已獲批上市的雙抗藥物包括2014年上市的blinatumomab、2017年首次獲批的emicizumab、2021年首次獲批的amivantamab和2022年首次獲批的faricimab等,其中blinatumomab、emicizumab兩類產品已在國內獲批上市。我國雙抗藥物市場由國外企業占據主要份額,國產化率較低。
但近年來,在龐大需求以及廣闊市場前景驅動下,我國雙抗藥物關鍵技術不斷突破、研發進程不斷加快。2022年6月底,首款國產雙抗藥物獲批上市,為康方生物的PD-1/CTLA-4雙抗卡度尼利單抗,主要用于治療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除此之外,信達生物、岸邁生物、恒瑞醫藥、宜明昂科、百濟神州、齊魯制藥、宜明昂科、友芝友、康寧杰瑞等多家本土企業雙抗藥物項目正處于研發階段。
當前在本土企業研發進程不斷加快背景下,國產雙抗藥物品種與國際品種之間差距正不斷縮小,未來國內雙抗藥物市場國產替代進程有望不斷加快。同時,未來隨著雙抗藥物品類不斷增加,國內市場有望迎來大爆發階段,預計到2025年我國雙抗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98.5億元,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雙抗藥物是新型二代抗體,與單抗藥物相比具有明顯優勢,是未來免疫治療藥物的主要發展方向。近年來,在國內抗腫瘤藥物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驅動下,雙抗藥物市場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在此背景下,本土眾多企業紛紛加入研發賽道,目前已有首款雙抗藥物獲批上市,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未來隨著本土企業研發進程不斷加快,國內雙抗藥物市場有望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