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又稱為增材制造,是一種先進制造技術。3D打印可快速制造形狀、結構復雜物件,適用于小批量、定制化的產品生產,基于此,3D打印在航空航天、醫療、汽車等領域展現出良好應用前景,尤其是醫療領域。醫療器械通常具有結構復雜、精度高等特點,其制造難度較高,3D打印技術的應用,不僅可降低生產難度、提高生產效率,也有助于精準醫療產業發展,推動醫療技術進步。
相比于其他領域,3D打印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較成熟。總體來看,3D打印醫療器械市場經歷了打印模型模具、打印人體內置用品、打印人體組織、打印內臟器官四個階段。目前3D打印主要應用在打印模型模具、打印人體內置用品領域,包括3D打印牙科、3D打印骨科、3D打印康復輔助器械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3D打印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隨著3D打印在醫療領域廣泛應用,全球3D打印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1年已達到23.4億美元。全球范圍內,3D打印醫療器械市場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以及亞太地區,其中北美占據最大市場,亞太地區保持較高增速增長。
近年來,3D打印技術在醫療器械制造領域的普及率日益提升,目前全球前50大醫療器械企業中,超九成企業都在使用3D打印技術。目前3D打印醫療器械相關企業有美國3DSystems、Stratasys公司、3TRPD、EnvisionTEC等,在國內,3D打印醫療器械相關企業有杭州捷諾飛、青島尤尼科技、西安博恩、杭州先臨三維等。
3D打印醫療器械在工藝及原材料方面選擇較高,其中技術包括選擇性激光熔化(SLM)、液滴沉積(DD)、光固化成型(SLA)、熔融沉積成型(FDM)等;材料包括光敏樹脂、金屬粉末、塑料絲材、陶瓷粉末等。
在政策、技術驅動下,我國3D打印醫療器械市場也得到良好發展,同時為推動行業規范化、健康化發展,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發布了《3D打印醫療器械團體標準》,包括《增材制造(3D打印)口腔種植外科導板》、《3D打印鉭金屬臨床應用標準》、《3D打印金屬植入物質量均一性評價方法及判定指標》等十項標準。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得益于3D打印技術進步,全球3D打印醫療器械市場發展蓬勃,3D打印義齒、3D打印關節等應用范圍在不斷擴展。在政策利好、標準日益完善等因素驅動下,我國3D打印醫療器市場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未來有望在該領域超越歐美等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