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是應用在手術中替代傳統手工縫合的器械,目前市場主流產品包括開放吻合器、腔鏡吻合器、電動/智能吻合器三大類。開放吻合器主要應用于開放手術中,是吻合器產品中開發問世最早的類型。
開放吻合器產品種類較多,主要有管型吻合器、線型切割吻合器、線型縫合吻合器、荷包吻合器等,可用于人體組織與器官的切割與縫合領域,其手術對象包括但不限于食道、胃、結直腸、泌尿系統、支氣管、肺臟等,可應用于普外科、胸外科、胃腸外科等科室。
開放吻合器在外科手術中普及率不斷提高,需求量不斷增長。2022年,我國開放吻合器市場需求量達到640萬個以上。從開放吻合器細分產品來看,管型吻合器需求占比最大,在40%左右;其次是線型切割吻合器,需求占比36%;接下來是線型縫合吻合器,需求占比17%。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開放吻合器行業市場供需調研咨詢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吻合器市場規模約為99.8億元,保持持續快速上升態勢,其中,開放吻合器市場占比在20%左右。2017-2022年,我國開放吻合器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10.2%,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19.9億元。預計2023-2028年,我國開放吻合器市場將繼續7.4%左右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增長,但增速有所下降。
隨著微創手術普及率逐步提升,腔鏡吻合器需求旺盛,目前是應用比例最高的吻合器產品;醫療行業技術不斷升級,正在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電動/智能吻合器市場增長勢頭強勁。在此背景下,應用于開放手術的開放吻合器市場空間受到擠壓,預計到2028年其在整體吻合器市場中的份額占比將降至14%左右。
在醫療觀念進步、收入水平增長、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近年來我國手術人次持續增長,但微創手術占比依然偏低,2022年在16%-17%之間,開放手術仍占據主導地位。在此情況下,未來開放吻合器需求仍將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下降、市場空間縮小也是必然趨勢。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國市場中,開放吻合器供應商主要有強生、美敦力、天臣醫療、派爾特醫療、瑞奇外科、法蘭克曼、康迪等。早期,我國開放吻合器需求依靠進口,近些年行業發展迅速,領先企業已經能夠與外資品牌相抗衡。現階段,國產開放吻合器在我國市場中處于主導地位,2022年其市場占比達到80%,并且,國產開放吻合器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強,產品出口規模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