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抽吸導管與取栓支架是機械取栓的兩大技術方案,而機械取栓是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治療方案。血栓抽吸導管工作過程是,經血管將導管送至栓塞部位,利用負壓抽吸原理將血栓吸出體外。
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顯示,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復發率高的特點,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卒中兩種,缺血性腦卒中占比達到70%,發病率更高。在人口老齡化、亞健康人口增多背景下,腦卒中已經成為我國居民致死、致殘的重要病因,其有效治療重要性突出。
缺血性腦卒中可采用藥物治療,但靜脈溶栓有效時間短,機械取栓的時間窗更長;機械取栓可以聯合藥物使用,也可以單獨應用,能夠治療無法使用藥物溶栓的患者。對比來看,機械取栓適用癥范圍更廣,能夠明顯降低腦卒中致殘率與死亡率。
取栓支架需通過血栓,將血栓嵌入支架的網狀結構中帶出,血栓抽吸導管采用抽吸、拖拽的方式導出血栓,二者均存在血栓碎裂的可能性。與取栓支架相比,血栓抽吸導管的血管再通率更高,可以單獨使用,為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也可以與取栓支架配合使用。
與取栓支架相比,血栓抽吸導管研發生產難度更高,全球生產企業數量較少。從我國來看,一直以來我國血栓抽吸導管市場被美敦力、Penumbra、泰爾茂、瑞翁等美國、日本企業所占據。2021年5月,禾木生物研發的顱內血栓抽吸導管系統Afentta獲批上市,我國才結束了血栓抽吸導管市場被國外企業壟斷的格局。現階段,我國血栓抽吸導管供應商主要有禾木生物、心瑋醫療、泓懿醫療、沛嘉醫療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藥物仍是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治療方式,血栓抽吸導管價格較高,且市場認知度較低,因此在我國以及全球市場中滲透率低。我國腦卒中患者數量大,每年新發病例數量多,血栓抽吸導管擁有廣闊市場空間,未來隨著獲批上市產品不斷增多,以及產品進入帶量采購或者醫保目錄,血栓抽吸導管價格有望不斷下降,滲透率有望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