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導絲,一種介入醫療器械,一般與微導管配合使用,插入微導管內,為微導管提供導引和支撐作用,輔助微導管進入血管并在血管中準確定位。微導絲可用于介入診斷、介入手術中,主要用于腦血管疾病診療領域。
微導絲主要由芯絲、繞絲、涂層等構成。芯絲一般采用不銹鋼、鎳鈦合金材料制造而成;繞絲又包括頭端繞絲、近端繞絲,頭端繞絲一般采用鉑鎳合金、鉑錸合金材料,近端繞絲一般采用不銹鋼材料;涂層一般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微導絲是一次性使用產品,通常利用環氧乙烷進行滅菌。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微導絲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微導絲是神經介入器械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用于出血性腦血管疾病、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治療中。2017-2022年,我國微導絲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1%,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6.5億元;預計到2028年,我國微導絲市場規模將達到22.7億元,2023-2028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23.2%。
腦血管形狀復雜,作為血管介入器械,微導絲研發制造難度大。微導絲需要考慮推送性、可操控性,其頭端需柔軟,以便于進入血管,近端需較硬,以便于發揮支撐作用。微導絲在醫學影像設備引導下進入血管并前行,還需要具有良好的顯影性。為更好地通過病變部位,微導絲涂層需采用特殊的親水材料。總的來看,微導絲在材料選擇、制造工藝等方面要求高。
在全球范圍內,微導絲領先生產商主要有美敦力、史賽克、波士頓科學、泰爾茂、雅培、Integer、庫克醫療、SP Medical、麥瑞通、嘉德諾、Asahi等。由于技術壁壘高,一直以來,我國微導絲市場被史賽克、美敦力等國外企業所占據。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斷增多,目前腦卒中(包括出血性、缺血性)患者已超1300萬人,微導絲需求量不斷增長,進入布局的國內企業開始增加。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現階段,我國微導絲生產企業主要有沛嘉醫療、康德萊醫療、加奇生物、維心醫療、深圳麥普奇、昊豐醫療、勵楷科技等,進入市場的國產微導絲開始增多。導絲產品種類多樣,微導絲是其中的高端產品,盡管國產產品逐漸增多,但其核心技術與進口產品相比仍存在差距,未來還有較大進步空間。
由于手術費用高且市場認知度低,目前我國采用微導絲的神經介入手術量少,未來隨著國產微導絲不斷進入市場,其價格將不斷下降,相關手術量有望快速增加,將進一步帶動微導絲需求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