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壓監護儀主要由主機、顯示器、傳感器/探頭、導管、連接電纜、電源、電源適配器等組成。顱內壓監護儀一般采用光纖傳感器來探測患者顱內壓,將探測到的信息轉換為光信號,通過光纖傳輸給主機,主機進行光電轉換,將電信號顯示在面板上,供醫護人員參考。
20世紀50年代初,顱內壓監測技術在實驗室中得到應用,60年代初,顱內壓監護儀應用于臨床。按照是否具有侵入性來劃分,顱內壓監護儀可以分為有創顱內壓監護儀、無創顱內壓監護儀兩大類。有創顱內壓監護儀的傳感器需穿刺進入患者側腦室或者腦實質,其檢測數據準確性高,但操作復雜,且存在損傷腦組織、感染等風險。
無創顱內壓監護儀采用經顱多普勒法(TCD)、經前囟測壓法(AFP)、閃光視覺誘發電位法(F-VEP)等,在體外對患者顱內壓進行監測,由于無需對顱腦進行穿刺,具有高安全性優點,成為研究開發熱點,但也存在易受干擾、深度昏迷患者無法監測、數據可靠性有限等缺點,技術還需不斷進步。
顱內壓監護儀可以起到顱內壓早期報警作用,使醫護人員了解患者顱內壓變化,并可及早發現遲發型或術后并發型顱內壓增高,以采取合理治療措施。現階段,國內外醫療領域均主張嚴重顱腦損傷患者進行顱內壓監護,在我國以及全球范圍內,顱內壓監護儀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病房中應用普及率高。此外,在輕、中型顱腦損傷患者治療中,顱內壓監護儀也有需求。
引起顱內壓變動的因素多樣,除外力導致的顱腦損傷外,還有腦血管疾病、顱內感染、腦積水、顱內占位性病變、癲癇等,顱內壓監護儀適應癥范圍較廣,市場發展空間較大。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范圍內,顱內壓監護儀生產商主要有美國強生(Johnson & Johnson)、美國美敦力(Medtronic)、美國英特格拉生命科學(Integra Lifesciences)、德國斯皮爾伯格(Spiegelberg)、德國林奈特(LINET)、德國諾美德科(Raumedic)、法國索菲薩(SOPHYSA Pressio)、新加坡福科斯醫療(Focus Medical)、中國寰熙醫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