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內針,也稱為埋針,第二類醫療器械,是中醫器械中的器具類產品,用于皮內針療法中。皮內針療法,也稱為埋針療法,是一種針刺療法,是將特制小型針具固定于穴位皮下留置較長時間施加持續刺激從而治療疾病的技術,皮內針即其使用的特制小型針具。
皮內針一般由針尖、針盤兩部分組成,針尖刺入人體內,針盤留在皮膚外,用醫用膠帶固定,針體通常采用金、銀、不銹鋼等材料制造而成,奧氏體不銹鋼是主流材料。按照使用次數來看,皮內針主要包括一次性使用皮內針、非一次性使用皮內針兩種。
從外觀與使用部位來看,皮內針主要有兩大類產品,分別是掀針式皮內針(也稱圖釘型皮內針)、顆粒式皮內針(也稱麥粒型皮內針)。掀針式皮內針也稱為掀針,外形與圖釘相似,一般采用垂直淺刺的方式使用,可用于耳穴、體穴,主要用于面部穴位針刺治療中;顆粒式皮內針外形與毫針相似,針盤(針尾)為顆粒狀/麥粒狀,主要用于體穴針刺治療中。
皮內針具有疏通經絡、刺激神經、調和氣血、平衡陰陽、促進血液循環、止痛鎮痛等作用,多用于慢性疾病、疼痛性疾病治療領域。現階段,皮內針可用于神經性頭痛、偏頭痛、面肌痙攣、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高血壓、過敏性鼻炎、哮喘、胃痛、腹痛、關節炎、前列腺炎、神經衰弱、抑郁、焦慮、失眠等多種疾病治療中。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中醫為中華民族傳統醫學,我國居民接受程度高;中醫在中華文化輻射圈中擁有較高認知度;隨著中醫文化全球推廣,針刺療法已經進入全球多個國家。在此背景下,中醫針具全球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已經達到8.7億元,預計未來5年將繼續保持7.1%左右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增長。皮內針是中醫針具的一種,市場發展空間也隨之不斷增大,行業未來發展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