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醫用內窺鏡主要由3D攝影主機、3D監視器、導光束光源線等部分組成,與傳統2D醫用內窺鏡相比,3D醫用內窺鏡具有精確度高、手術效率高、成像全面立體、病灶判斷更精準等優勢。
目前3D醫用內窺鏡已在消化內科、腹腔外科、神經外科、耳鼻喉科、胸外科、婦科等科室得到廣泛應用。3D醫用內窺鏡可提高手術效率、準確性及精確度,在微創手術、精細手術中推廣空間廣闊。
醫用內窺鏡在臨床應用廣泛,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提升,我國醫用內窺鏡市場規模日益擴大,2022年達到325億元左右。3D醫用內窺鏡是內窺鏡的一種,是利用偏振光原理,實時產生立體圖像。近年來,隨著技術迭代、臨床需求升級,3D醫用內窺鏡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腫瘤、心血管疾病患者規模不斷擴大,疾病復雜化程度也逐漸提升,為滿足日益升級的市場需求,醫用內窺鏡逐漸向智能化、小型化、高端化、高圖質方向升級。隨著技術迭代,醫用內窺鏡從2D向3D升級將成為必然趨勢。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3D醫用內窺鏡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受市場前景吸引,全球布局3D醫用內窺鏡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全球范圍內,3D醫用內窺鏡供應商主要有奧林巴斯、卡爾史托斯、博盛醫療、貝朗、微創醫療、賽諾微、新光維醫療等。目前我國市場仍由國外企業占據主導,3D醫用內窺鏡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由于起步晚、技術研發能力不足,國內企業主要布局中低端醫用內窺鏡市場,3D醫用內窺鏡、4K超高清內窺鏡、熒光內窺鏡等高端產品需求仍依賴進口。但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本土3D醫用內窺鏡企業也在加速崛起。
我國3D醫用內窺鏡市場起步晚,但發展迅速,同時得益于4K超高清技術、特殊光醫用成像技術、超細技術、NIR熒光成像技術等新技術深入結合應用,國產3D醫用內窺鏡在不斷向超高清、超細化、微型化、多功能化方向升級。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與2D醫用內窺鏡相比,3D醫用內窺鏡在視野、精度、準確度、效率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隨著臨床需求升級,3D醫用內窺鏡應用前景廣闊。我國3D醫用內窺鏡市場起步晚,但在政策扶持下,3D醫用內窺鏡市場發展迅速,本土企業市場占比不斷提升,國產替代趨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