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又稱白芨,是一種蘭科植物,味苦、甘、澀,性微寒,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白及主要用于中醫藥行業,常被用來改善咳血、吐血、便血、咯血等不適癥狀,可以用來治療肺結核或胃出血、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目前市場上已有多種以白及為主要成分制成的中成藥產品,如胃康靈、復方燒傷噴霧劑、結核丸等。
白及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耐陰性強,忌強光直射,喜溫暖、陰濕的環境,廣泛分布于我國陜西、甘肅、湖北、貴州等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個國家。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白及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早年間我國白及行業主要通過采收野生白及滿足市場需求,但由于白及功效顯著,市場需求增長較快,收購價格升高,近十年來交易最高價達到950元/斤。居民對野生白及采收過度,嚴重破壞了白及野生資源,野生白及現已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對白及與下游行業發展造成一定沖擊。近年來,隨著野生白及馴化、選育,以及白及家種技術趨于成熟,我國白及種植業有所發展,為白及行業注入活力,白及價格大幅降低。
白及應用價值得到不斷挖掘,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白及所含成分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低抗原性,可以作為增稠劑、懸浮劑、保濕劑和助乳化劑等應用于化妝品中。工業制膠、食品行業以及園林觀賞等領域也對白及有需求。此外,國家衛健委制定的“藥食同源”名單中將白及列入可以制作保健食品的范圍中,拓寬了白及應用領域,為白及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我國白及行業仍存在問題。目前,我國白及種植仍以個體農戶和小型種植企業為主。這些主體缺乏專業技術知識和設備,生產規模較小,易受到自然環境和市場需求影響,難以保證白及產量與質量,白及生產效率較低。同時個體農戶與小型企業對下游企業議價能力較弱,難以形成完整的白及產業鏈,大多數產品仍以原料形式出售,深加工程度與產品附加值較低,制約我國白及行業發展。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國白及行業尚未成熟,市場發展空間較大。白及相關企業應當加大研發投入,研究改良白及種植技術,提升白及產量與質量,盡量延長白及產業鏈,對白及進行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關注白及市場需求變化,控制白芨種植面積,保證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