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探針,也稱基因探針,是被標記的、與待測基因互補的核酸序列,是生物探針中最常見的產品類型,狹義上的生物探針就是指核酸探針。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核酸探針(基因探針)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核酸探針包括DNA探針、RNA探針兩大類。同源性的核酸單鏈可互補形成雙鏈,基于此原理,核酸探針與目標基因可發生特異性作用,通過雜交與目的基因結合。對雙鏈核酸序列進行變性處理形成單鏈,選擇單鏈DNA或者RNA片段,利用標記物進行標記,與目標基因進行雜交結合形成雙鏈,利用標記物的自顯影或發光效果,將目的基因顯示出來。
核酸探針進行標記目的是獲得可識別信號,進而顯示目的基因,方法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標記、非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兩大類。放射性同位素可發射射線,具有自顯影效果,常見的產品主要是磷-32(32P)。非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又包括酶標記、化學標記兩種。酶標記具有酶聯化學發光效果,常見的產品有生物素、地高辛等;瘜W標記常見的產品是熒光染料,具有熒光發光效果。
從細分產品來看,DNA探針可采用單鏈DNA或者將雙鏈DNA高溫變性形成單鏈,具有制備方法簡單、標記方法成熟、不易降解、可有效抑制DNA酶活性等優點,是現階段最為常見的核酸探針,可用于科研與檢測領域。RNA探針又包括cDNA探針、cRNA探針、寡核苷酸探針三種,都是單鏈RNA,主要用于科研領域。
利用核酸探針,可以檢測目標基因是否存在,以及存在的數量、位置,可以應用在生命科學、臨床醫學領域,實現疾病機制研究、疾病診斷與治療。在疾病診療領域,核酸探針可配合SERS(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用來精準診斷惡性腫瘤,具有非入侵、高靈敏度優點,因此受到關注。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范圍內,核酸探針提供商主要有瑞士羅氏(Roche)、美國Sigma-Aldrich、美國Empire Genomics、美國普洛麥格(Promega)、英國Bioline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發癌癥病例達到457萬例。2023年,中國新發癌癥病例數超過40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240萬例。在此背景下,癌癥早發現、早治療重要性突出,我國核酸探針發展空間巨大。受此影響,我國核酸探針研制步伐正在不斷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