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管式內窺鏡又稱為硬鏡,是通過人體自然腔道或微創手術的切口進入人體,對體內疾病進行檢查的一種光學儀器。硬管式內窺鏡可以協助醫生進行手術,大大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與軟管式內窺鏡相比,硬管式內窺鏡具有直徑較小、堅固、壓力和張力承受力強、圖像清晰等優點,但也有靈活性較差、不能彎曲、容易引起損傷和出血等缺點。
經過多年發展,硬管式內窺鏡種類逐漸增多。根據產品結構不同,硬管式內窺鏡大致可分為不可分離式硬鏡、直桿式硬鏡、直桿可拆卸硬鏡等;根據工作光源波長不同,硬管式內窺鏡大致可分為白光硬鏡(普通硬鏡)、熒光硬鏡等。其中,白光硬鏡為市場中占比最大的細分產品,占比達到70%以上。
目前,硬管式內窺鏡的產業鏈已經形成。產業鏈上游主要為零部件行業,提供物鏡、導光鏡、光導束接口、傳感器等零部件;中游主要為硬管式內窺鏡的生產行業,負責不同類型硬管式內窺鏡的生產、制造等環節;下游主要應用領域,硬管式內窺鏡多用于微創手術、醫學檢查等領域,在泌尿外科、普外科、胸外科、婦科等科室廣泛應用。其中普外科為硬管式內窺鏡應用占比最大的科室,占比為47.86%;其次為泌尿外科,占比為16.92%。
現階段,微創手術憑借其出血少、傷口小、恢復速度快、并發癥少等優點,市場滲透率逐漸提高。微創手術普及率不斷提高拉動了與之適配的微創外科手術醫療器械市場的發展,市場規模逐漸擴大。預計到2027年,我國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市場規模將超過580億元。硬管式內窺鏡作為微創外科手術器械的一種,市場隨之增長。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硬管式內窺鏡(硬鏡)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在下游市場需求帶動下,我國硬管式內窺鏡市場規模逐漸擴大。2023年,我國硬管式內窺鏡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00億元。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硬管式內窺鏡行業起步較晚,大部分市場被國外企業所占據,國內企業市場競爭力較弱。目前,國外硬管式內窺鏡企業主要有奧林巴斯、史賽克、卡爾史托斯等,國內大型企業主要有邁瑞生物、南京圖格、開立醫療、眾智精誠、海泰新光等。近幾年,我國硬管式內窺鏡企業快速發展,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較大提升,國產化率不斷增長,未來有望實現完全國產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