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藥物又稱放射性藥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醫學診斷和治療的一類特殊制劑。目前,我國國家藥品標準收載的核素藥物已有幾十種,用途覆蓋腫瘤、心腦血管顯像、腎功能檢查、甲狀腺疾病診斷和治療、類風濕治療等多個領域。
目前,我國獲批上市的核素藥物中銷售較多的產品有碘[125I]密封籽源、氟[18F]脫氧葡糖注射液、碘[131I]化鈉口服溶液、锝[99mTC]標記注射液、放射免疫分析藥盒、尿素呼氣試驗盒等。
按照臨床核醫學的用途,核素藥物行業按具體用途可分為診斷用核素藥物與治療用核素藥物兩類子行業。診斷性核素藥物主要是輔助核醫學成像設備,對癌癥進行早期篩查;治療用核素藥物多運用于腫瘤治療、緩解骨痛等領域。新思界行業分析師表示,盡管現階段治療用核素藥物的市場份額較小,但其發展較為迅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臨床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治療用核素藥物被研發出來,并應用于臨床治療中。
隨著中國民眾健康意識的提高,腫瘤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對核素藥物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這為中國的核素藥物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核素藥物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中國核素藥物市場規模超過60億元。
從全球市場來看,得益于先進的醫療技術、強大的研發能力以及完善的醫療保健系統,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核素藥物企業在全球市場中處于領先地位。其中,諾華是全球最大的核素藥物企業,僅Lutathera、Pluvicto兩個品牌的銷售額合計就超過15億美元。同時,拜耳、Sirtex Medical Ltd也是規模較大的核素藥物企業。
從中國市場來看,核素藥物技術壁壘高,國內企業不多,主要生產企業有中國同輻、東誠藥業、天津賽德生物、北京智博高科等。其中,中國同輻、東誠藥業憑借著技術、資金、原材料、客戶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在國內核素藥物行業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
新思界
行業分析師表示,雖然經過多年發展,國內企業逐步打破核藥行業技術壁壘,實現部分核藥的國產替代,但與國外企業相比,我國核藥行業在核心技術方面仍存在較大的差距,面臨產品較為單一、質量和數量欠缺等問題,國產產品難以完全滿足下游用戶需求,導致國內部分核藥依然需要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