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重編程是指分化的細胞在特定的條件下被逆轉后恢復到全能性狀態,或形成胚胎干細胞系,或進一步發育成新的個體的過程。細胞重編程技術能夠改變細胞的命運和功能,使其獲得新的功能和特性,是生物醫學領域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細胞重編程主要通過遞送外源的轉錄因子系統進入到細胞或動物中、激活或調控內源的命運轉錄因子表達兩種形式實現。近二十年來,細胞重編程技術在調控機制、路徑、促進/障礙因素等方面展開了廣泛研究,與此同時,細胞重編程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和創新,涌現出了瞬時重編程、部分重編程、化學重編程等多種改進的細胞重編程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細胞重編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細胞重編程行業“十五五”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顯示,目前細胞重編程技術正處于從基礎研究向臨床應用轉化的階段,其在藥物開發、再生醫學、疾病建模、腫瘤免疫治療、表觀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單細胞重編程技術、直接重編程技術、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s)的優化與應用、與基因編輯技術的結合等是細胞重編程領域研究熱點。誘導多能干細胞是通過導入特定的轉錄因子將終末分化的體細胞重編程為多能性干細胞,其具備胚胎干細胞的多向分化能力,但不使用胚胎細胞或卵細胞,規避了倫理爭議,目前已被應用在藥物篩選、細胞治療、疾病建模等領域。
當前,國內外已有多家企業應用細胞重編程技術來開發創新療法,如抗衰細胞重編程療法、心力衰竭細胞重編程療法等,包括Retro Bio、Altos Labs、YouthBio Therapeutics、NewLimit、Calico、Turn Bio、昕瑞再生、中盛溯源、霍德生物、艾爾普再生醫學、極客基因、士澤生物、睿健醫藥等。
我國企業主要布局iPSCs技術,目前已有多款管線邁入臨床試驗階段,部分成果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其中艾爾普再生醫學在心衰細胞項目開發進度上居全國第一。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細胞重編程技術在腫瘤免疫治療、再生醫學、疾病建模、表觀遺傳學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目前正處于從基礎研究向臨床應用轉化的關鍵階段,市場前景廣闊。但細胞重編程技術應用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倫理與社會問題、重編程機制的深入探究、質量標準和規范的建立等方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