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務部網站的了解到的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牛肉年消費量達800萬噸,市場規模為3600億元。據農業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是全球牛肉消費需求增長快速的市場,中國人均牛肉銷量增長20%,消費額已超過歐盟,僅次于美國。目前中國國內牛肉市場約20%的缺口需要進口補給,進口牛肉主要來自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烏拉圭等畜牧業大國。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質檢總局關于進口美國牛肉檢驗檢疫要求的公告》稱,允許美國牛肉輸華。在2003年之前美國曾是中國主要的牛肉供給國之一,隨后因瘋牛病,中國停止了對絕大部分美國牛肉的進口。
2017年5月,中美兩國“百日經貿計劃”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其中就包括中國同意開放美國牛肉的進口。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雖然是全球第一大牛肉生產及消費國,但它更是全球第一大牛肉進口國,甚至進口量要高于出口量。據了解,美國出口的牛肉大多是高價值的牛肉制品,而進口的多是碎牛肉,靠相當便宜的進口瘦牛肉來滿足國內需求。
美國肉類出口協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共出口118.7萬噸牛肉及牛肉副產品,價值63.43億美元,約合每公斤37元人民幣。此外,2017年第一季度,不包含副產品的美國牛肉出口總量是21.6萬噸,出口總值14.08億美元,約合每公斤44元人民幣。
新思界
數據分析師認為,中國允許美國牛肉輸華是中國外經貿領域的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事件,反應了中國從過去重視出口到現在注重發展進口的轉變,以平衡中美間貿易,促進中美貿易關系健康發展。美國牛肉在世界市場上極具競爭力,未來將對中國企業產生一定的沖擊,中國企業應該積極應對,提高牛肉生產效率和品質,強化與美國企業直面競爭的能力。
新思界為您推薦
《2017-2021年牛肉行業市場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