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胡蘿卜素是一種具有特殊營養價值的脂溶性物質,可以轉換為人體必需的維生素,是一類能夠給動植物提供天然色彩的重要色素,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抗氧化劑,廣泛應用于醫藥、保健、食品、飼料的營養強化和著色等各個領域。
目前產業化生產的類胡蘿卜素種類主要包括β-胡蘿卜素、角黃素、番茄紅素、蝦青素、玉米黃素、葉黃素以及阿樸酯等,其中β-胡蘿卜素,角黃素和蝦青素的市場應用最廣,附加值最高。類胡蘿卜素生產主要以人工合成方法為主,當前市場主要被DSM、BASF、浙江醫藥股份公司、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占據。
β-胡蘿卜素主要有合成型和天然型,天然型又分為發酵法和植物提取法。受原料含量和純度低的限制,天然型β-胡蘿卜素產量很小,全球β-胡蘿卜素產量約在80-100噸/年。相較于天然型,合成型β-胡蘿卜素價格較低,產量和市場規模較大,2020年全球產量能到達1000噸。
蝦青素具有增強免疫力、抑制腫瘤、抗衰老、抗腫瘤、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作用,國際上已將其應用于保健食品、高檔化妝品、藥品等領域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蝦青素也存在天然型和合成型,當前市場中90%以上的蝦青素都是通過化學合成法得到。目前國外對蝦青素需求量持續攀升,僅僅是用于水產養殖的飼料級蝦青素每年全球需求量就有200噸以上。蝦青素市場需求量高,且由于技術難度大,能夠布局在該領域,尤其是高端食用級蝦青素領域的企業較少,未來該細分領域發展機遇較大。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6年中國類胡蘿卜素行業細分市場需求及開拓機會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幾十年里,由于合成類胡蘿卜技術方面的限制,全球類胡蘿卜素基本被DSM和BASF控制,國內企業發展受到了較大限制。我國作為基礎化工原料的主要產地,原料供應充足,隨著類胡蘿卜素合成技術實現突破,國內類胡蘿卜素產量攀升。在2020年全球類胡蘿卜素產量約為1800噸,中國產量約為620噸。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類胡蘿卜素主要有β-胡蘿卜素、角黃素、蝦青素等產品,在醫藥、食品等領域中得到應用,近幾年行業得到快速發展。我國擁有化工原料的優勢,隨著類胡蘿卜素生產技術的突破,我國類胡蘿卜素產量持續攀升,逐漸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