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飲料是指通過調整飲料中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人體功能的飲料。功能性飲料含鉀、鈉、鈣、鎂等電解質,飲用后更能迅速被身體吸收,及時補充人體因大量運動出汗所損失的水分和鹽分,使體液達到平衡狀態。近年來,功能性飲料行業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快速發展,產品類型日益趨向于多元化,除了市面上主打的運動飲料之外,還出現了適合減脂減重的低能量飲料、適合提高記憶力的維生素飲料、適合調節腸胃的益生菌飲料等。功能性飲料市場是功能性食品領域最大、增長最快的部分,發展前景廣闊。
近年來,隨著國民對自身健康狀況關注程度不斷提高,功能性飲料備受消費者青睞。隨著功能性飲料的產品日益豐富,消費群體不斷擴大,從主要的司機、工人群體擴大到了健身人員、醫護人員、白領、學生等群體。且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的影響下,居家健身熱度持續上升,作為健身達人的必備飲料,功能性飲料掀起一波購買熱潮。在直播電商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線上購物更加便利,功能性飲料線上消費市場逐步擴張,總體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
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2-2027年中國功能飲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功能性飲料市場規模為1201億元,2021年整體的市場規模接近1369億元,預計2025年我國功能性飲料市場規模將超過1850億元。我國功能性飲料市場規模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隨著未來功能性飲料產品的不斷開發,具有創新性的飲料品牌將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從功能性飲料的產業鏈來看,上游為基礎原材料與產品包裝材料提供商,包括山泉水、礦物質、天然營養素等基礎原料以及塑料、易拉罐、玻璃等產品包裝材料;中游為功能性飲料生產企業,包括運動類飲料、礦物質飲料、多糖類飲料、低能量飲料等不同功能的飲料制造企業,經過近二十余年的發展,我國功能性飲料行業已經出現了許多領軍品牌,例如紅牛、元氣森林、東鵬特飲、體質能量、樂虎等,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逐漸擴大;下游為產品銷售企業,包括電商平臺、零售超市、自動販賣機等不同領域的銷售企業。我國功能性飲料市場萌芽于1980年前后,開創于1990年前后,在2002年之后才被國民廣泛接受,中國功能性飲料市場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從無到有再到產業鏈逐漸趨于完整,成長能力極強,發展潛力巨大。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員表示,健康理念正在不斷滲透進國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功能性飲料隨之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追捧。未來隨著行業的發展,同質化問題會逐漸顯現,創新性將是功能性飲料品牌持續發展的必要支撐。行業應針對新的消費群體、消費需求、消費場所開拓多個細分賽道,側重于針對改善睡眠、膽固醇管理、體重管理、強化骨骼等功能開發新產品,打破無酒精飲品的功能性飲料行業壁壘,開發具有酒類口感的功能性飲料,尋找新的突破口,不斷推動功能性飲料行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