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指鄉村居民利用當地閑置住房招待游客的房間,其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文化構建而成。與一般旅館不同,民宿能讓游客近距離體驗當地風情。民宿分為特別類型和普通類型,其中特別類型分四種,有獨立農舍民房型、集合住宅型、聚落別墅型、個性化風格民宿;普通類型分五種,有農園民宿、海濱民宿、溫泉民宿、運動民宿、傳統建筑民宿。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提高,國民對旅游住宿要求提高。目前我國民宿大約有12萬家,主要分布在浙江、廣西、陜西、四川、河南等省份,以上省份通過將景點與民宿相結合,舉辦各種活動吸引游客,在發布住民宿免門票、住民宿配漢服等福利時,也提高了景點知名度,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發展。
2022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確定生態優先、文化為根、以人為本、融合發展、規范有序5項基本原則,為我國民宿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在相關政策支持下,民宿行業將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民宿行業市場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隨著旅游產業不斷發展、國民旅游觀念不斷更新,民宿市場規模迅速擴大,2021年市場規模達到62億元左右。從民宿消費者年齡來看,民宿消費者整體年輕化,30歲以下人群占據90%左右,其中90后占據60%左右。
據國家文旅部發布,2021年國內旅游人數超32億人次,旅游營業總收入約30000億元。由于國內旅游業快速發展,國民住宿需求不斷增加。民宿作為鄉村產業主要發展項目,帶動鄉村經濟,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突破口。根據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通知,到2025年鄉村休閑旅游業年接待游客人數超過40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12000億元,民宿行業將成為鄉村旅游業經濟發展重要產業之一。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隨著旅游內容不斷豐富,國民對旅游住宿要求提高,民宿成為國民旅游住宿首選。國家政策為各地民宿發展指明方向,民宿行業將涌入大量人才,迎來新發展。民宿是旅游資源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國民旅游次數增加、住宿需求增加,民宿行業將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