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晶軟磁合金又稱納米晶合金,指在非晶合金的基礎上通過熱處理獲得的納米晶結構的軟磁合金。與鐵氧體、鈷基非晶材料以及納米晶相比,納米晶軟磁合金具有溫度穩定性好、耐沖擊、飽和磁感高、磁導率高等優勢,在高頻電子信息、新能源、電力系統等領域應用廣泛。
作為新一代戰略性新材料領域研究熱點之一,納米晶軟磁合金是由非晶態帶材通過特殊的熱處理工藝制成的,將非晶態帶材置于兩塊金屬板之間進行熱處理,再經急速、高精度冷卻制得成品。近年來,我國納米晶軟磁合金生產技術不斷創新,產品性能及質量得到大幅提升。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納米晶軟磁合金將代替鐵氧體軟磁,成為高性能軟磁材料市場主流產品。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中國納米晶軟磁合金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納米晶軟磁合金由硅、銅、鐵、硼、鈮等金屬及類金屬元素構成,鐵基納米晶軟磁合金為其主流產品,占據市場近90.0%的份額。我國為全球最大金屬生產國及消費國,原材料優勢為納米晶軟磁合金行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供應充足以及下游需求旺盛,我國納米晶軟磁合金市場規模快速增長,2021年已突破2.5億美元。
納米晶軟磁合金用途廣泛。在高頻電子信息領域,納米晶軟磁合金可用作電磁干擾濾波器等電子器件的鐵芯材料;在新能源領域,納米晶軟磁合金在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場景中擁有廣闊應用前景;在電力系統領域,納米晶軟磁合金以其熱穩定性好、飽和磁感高等優勢,成為大功率開關電源制作理想材料。
全球納米晶軟磁合金主要生產企業包括日本日立金屬株式會社Hitachi、德國VAC公司等。其中,日立金屬于1988年率先完成納米晶軟磁合金的研發工作,企業市場占比位居全球首位。我國納米晶軟磁合金行業起步較晚,但產業鏈正在不斷完善,代表企業包括云路先進材料、龍磁科技、鉑科新材、安泰科技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納米晶軟磁合金具有溫度穩定性好、飽和磁感高等優勢,在眾多領域用途廣泛,隨著市場需求逐漸釋放,未來行業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我國納米晶軟磁合金行業起步相對較晚,但在本土企業技術創新推動下,行業國產化進程不斷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