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網是指埋設于地下的管道總稱,包括供水、排水、燃氣、熱力、油氣管道等。地下管網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民生活與工業生產息息相關,而管道的破損、錯位、脫節、滲漏則會對居民正常生活、交通有序運行以及相關企業的經濟效益起到重要影響作用,因此地下管網修復行業應運而生,成為解決管網漏損問題的關鍵途徑。
地下管網是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在國內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背景下,其建設規模正不斷擴大,2022年國內城市管道長度已超370萬公里。而傳統管道鑄鐵管、白鐵管、水泥管等具有韌性低、耐腐蝕性能差、使用壽命短等缺點,經過一定時間使用后易造成管道破裂、漏損等現象,因此地下管網修復作為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途徑,其工程量正不斷增加,市場規模正不斷擴大。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地下管網修復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國內地下管網修復工程量約為0.7萬公里,市場規模約為386.5億元。根據技術不同,地下管網修復包括開挖修復和非開挖修復兩大類。地下管網非開挖修復技術是指在地表不挖溝情況下,利用巖土鉆掘設備與技術手段,通過導向、定向鉆進等方式完成地下管網修復工程的技術。當前在非開挖修復技術施工周期短、可靠性高、成本低、對外界環境干擾小、修復效果明顯等優勢不斷凸顯背景下,其已成為國內地下管網修復的主流技術,市場發展前景較好。
國內具備地下管網非開挖修復技術的企業主要有國通建設、沈陽工務排水管道、安鑫環保工程、鴻粵智慧環境、山東益豐管道、福建瑞峰管道、重慶森清市政、山東戴諾維管道、重慶道浚環境等。目前國內布局地下管網修復市場的企業數量眾多,市場較為分散,尚未有具備全國范圍布局的龍頭企業出現,未來行業仍有巨大成長空間。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地下管網修復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其行業發展受相關政策大力支持以及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利好,其市場規模正不斷擴大,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同時,當前國內地下管廊項目正不斷增加,根據住建部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6月底,我國累計開工建設管廊項目1647個、長度5902公里,形成廊體3997公里。未來隨著國內地下管廊項目加速落地,地下管網修復市場將迎來更多增量空間,行業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