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防護裝備(PPE)指用于保護操作人員免受由于接觸化學腐蝕、化學輻射、電輻射、機械設備、人力設備或在一些危險工作場所而引起的嚴重的工傷或疾病的裝備。個人防護裝備應用范圍較廣,包括汽車制造、電力系統、機械加工、冶金、石油化工、醫療衛生等。根據防護身體部位不同,個人防護裝備可分為眼護具、呼吸護具、聽力護具、防護手套、頭部護具等。
近年來,國家對個人防護裝備行業發展高度重視。2021年1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應急管理部辦公廳聯合印發《個體防護裝備標準化提升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年)》,文件明確提出要完善個體防護裝備標準體系,加強對高危行業個體防護裝備配備的檢查力度。在國家政策推動下,我國個人防護裝備行業發展態勢將持續向好。
常見個人防護裝備包括護目鏡、防塵口罩、防護服、防護手套、安全帽、防毒面罩等。防塵口罩在工業生產中應用較多。伴隨工業發展速度加快,我國防塵口罩應用需求不斷增長,這為個人防護裝備行業帶來廣闊發展空間。
個人防護裝備應用領域廣泛,醫療領域為其最大需求端。在醫療領域,個人防護設備能阻止病毒通過空氣傳播,有效降低醫護人員職業暴露風險。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個人防護裝備市場需求增長。2022年全球個人防護裝備市場規模達到690.5億美元。在本土市場方面,我國為全球個人防護裝備市場規模增長最快的國家。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個人防護裝備(PPE)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個人防護裝備市場規模同比增長近18%。
受市場前景吸引,我國布局個人防護裝備行業的企業數量持續增長。廣東東森個人防護裝備有限公司、廣州艾豐安全防護科技有限公司、穩健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探路者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華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誠格安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等為我國個人防護裝備市場主要參與者。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個人防護裝備用途廣泛,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伴隨下游行業發展速度加快,其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在國家政策推動下,我國個人防護裝備行業發展態勢將持續向好。在市場競爭方面,我國個人防護裝備生產企業眾多,市場競爭日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