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是定殖在人體內的一類可改變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組成的有益活性微生物,耐胃酸、耐膽鹽、無致病性,主要通過調節宿主腸道菌群或黏膜與系統免疫功能,提高營養吸收效率,維持腸道健康狀態,產生對健康有益的單微生物或混合微生物,被廣泛應用在食品、生物醫藥、保健品等領域。
益生菌主要分為三大類,包括干酪乳桿菌、拉曼乳桿菌、嗜酸乳桿菌等乳桿菌類;糞鏈球菌、中介鏈球菌、乳球菌等革蘭氏陽性球菌;短雙歧桿菌、嗜熱雙歧桿菌、卵形雙歧桿菌等雙歧桿菌類。其中,雙歧桿菌、益生芽孢菌、酵母菌、放線菌、丁酸梭菌、乳桿菌等是人體和動物體內主要益生菌,具有平衡腸道菌群、促進消化、增強免疫力、抗氧化、緩解便秘和腹瀉、抑制致病菌、促進營養吸收等功效。
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益生菌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體健康成為當下國民關注的熱點話題,益生菌進入大眾視野,行業高速發展。2018年我國益生菌市場規模約為649億元,2022年約為111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4.4%。為規范和推動益生菌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營養保健協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分別推出了《食品用益生菌通則》、《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級規范》、《益生菌食品團體標準》。在此背景下,我國益生菌發展前景廣闊。
從我國益生菌下游應用市場來看,乳制品以及其他發酵食品、保健食品/藥物、動植物用益生菌是我國益生菌主要應用場景。乳制品以及其他發酵食品是我國益生菌最大應用領域,占下游應用市場的85.6%左右;其次為保健食品藥物,占7.8%左右;動植物用益生菌排在第三,占6.6%。從本土企業來看,北京科拓恒通、江蘇微康、河北一然、上海潤盈是我國益生菌行業龍頭企業,其中,北京科拓恒通發展最為迅速。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國益生菌人均消費金額約為0.4美元,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國內益生菌消費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行業或將長期處于穩定發展期。此外,我國益生菌需求較大,但益生菌菌株卻嚴重依賴進口,商業規;瘧玫囊嫔95%以上來自外國企業。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國內益生菌在自主菌株、核心培育技術、菌株質量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市場國產化率有望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