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狀石墨,又稱微晶石墨、隱晶質石墨、非晶質石墨,是指形狀為土狀,外觀呈灰黑色、鋼灰色的一類天然石墨,常與煤炭半生,石墨含量在60%以上。作為一種天然石墨,土狀石墨可廣泛用于電池、化工、冶金、機械、電子、新能源、航空、軍事等領域。
我國石墨資源儲量豐富,土狀石墨礦產資源廣泛分布于河北、內蒙、山西、湖南、新疆等省市區域,且我國土狀石墨礦產資源品質優良、有害雜質含量少、硫及鐵含量極低、固定碳含量高,在國內外市場中有著較高的需求空間。
根據鐵雜質含量不同,土狀石墨可分為有鐵土狀石墨與無鐵土狀石墨兩種。其中有鐵土狀石墨主要用于電池、鉛筆、石墨乳劑、脫硫劑、增碳劑、防腐劑、石墨軸承等產品生產場景;無鐵土狀石墨主要用于耐火材料、鑄造涂料、電極糊、電池炭棒、燃料等產品生產場景。
從生產端來看,土狀石墨主要通過提純、改性、混合、碳化等環節制備而成,有著制備成本較低優點。但同時,土狀石墨還有著提純難度較大缺點。國內土狀石墨加工企業主要有福建翔豐華新能源材料、福建凱昱微晶石墨、郴州博太超細石墨、湖南國盛石墨科技、湖南中科星城石墨等。
受技術限制,我國土狀石墨產品多為雜質含量高、純度低的中低端石墨產品,難以滿足GIS隱身材料、高分子復合材料、膠體石墨、鋰電池正負極材料等高精尖材料生產要求,未來本土企業還需持續提升技術水平,加大對高純度、高性能土狀石墨生產技術的攻關力度。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在國內土狀石墨儲量豐富以及相關企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背景下,我國已逐步成為全球土狀石墨主要生產國,產能在滿足內銷市場需求的基礎上,還大量出口國外。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土狀石墨進口量為0.75萬噸,出口量為5.88萬噸。未來本土企業還需合理規劃產能,避免產能過剩局面出現,行業存在較大成長空間。